不能忘却的历史.doc不能忘却的历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上海的日本侵略军开进英法租界。 1941 年 12月 15 日凌晨 5时, 十余个便衣人员闯进法租界霞飞路许广平先生的家, 抄走了部分《鲁迅日记》手稿和书刊, 打成两大包, 押着许先生关进了北四川路日本宪兵队总部。 1942 年2月 27 日,又将她转移至臭名昭著的极司菲尔路 76 号汪伪特务机关。许先生被囚受难 76 天,直到 1942 年3月1 日才获释放。囚禁期间, 许先生决心“无论如何要挣扎着活下去, 要留作生命等待, 等待在可能的时刻,向识与不识者,把遭遇记录下来,做一个血的抗议, 抗议那些法西斯野兽”。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成约五万字的《遭难前后》, 记录了在牢狱中与日敌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经过。《遭难前后》先在郑振铎、蒋天佑主编的《民主》上陆续发表( 1945 年 12月 15 日至 1946 年 3月 23日《民主》第十期至二十三期)。 1947 年由上海出版公司印成单行本,郑振铎在该书序文中说:“这是中华儿女们最好的一个伟大模范,值得千百年后的人诵读的。”日寇侵华后, 许先生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斗争中, 义卖募款, 办难民收容所, 掩护和帮助爱国志士, 和新四军保持秘密联系, 常在报刊上发表抗日言论。敌人知道她是鲁迅的夫人, 和文化界人士有广泛的联系, 想从她身上打开缺口,把“抗日分子”一网打尽。她被关押在囚室里, 敌人用“欺、吓、哄、诱”种种手段, 折磨殴打, 脱衣侮辱, 甚至上电刑, 就是想突破她的防线,取得情报线索。许先生在《遭难前后》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从紫色的锦袋里拔出三尺长的军刀,架在我面颊上:“说不说,不说就杀掉你!”我定着眼睛没有任何表示,死了比活受罪爽快,我何必怕? 上电刑, 把笔管触动发电机, 滋滋声的电流, 从电线走到马蹄形的铁圈上, 走到贴肉的手腕上, 通过脑神经, 走到全身, 个个细胞遭到电的炙烧, 大小神经遭
不能忘却的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