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历史
《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
源︽
及其日本民族文化特征氏
物
语
︾
的
□詹跃仙李蒙审
美
情
趣
[内容摘要]《源氏物语》所营造的悲哀的意蕴以及叙述的人物无常飘零的命运共同及
其
表达了“物哀”的主题,渗透了对自然变化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反映了日本民族独特日
本
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特征。民
族
[关键词]《源氏物语》;物哀;和歌;审美情趣;日本民族文化。文
化
[作者简介]詹跃仙,李蒙,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
征
对于《源氏物语》的研究,前人学者已盾斗争,在没有这些吸引大众的重要因素
经做出了很多成果。有学者就《源氏物语》下,《源氏物语》何以成为日本古典小说的
的悲剧表现形式做了分析,指出《源氏物典范?在考察了日本的传统审美之后,可以
语》的“悲剧性截然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悲剧发现,《源氏物语》具有独特的宁静平和之
形式不是通过情节的冲突加以表现而是美,在平缓的叙事中流放汩汩的物哀,给以
把一连串的生活琐碎细节诗意化通过内持续而深沉的美感享受。
在的体验表现悲剧性表现悲剧的冲突,从《源氏物语》中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
而构成日本文学特有的阴柔美的静态悲剧情感,人的内心忧患与物的沧桑凄婉完美
形式”①;亦有从中国文化的渗透与中日文结合,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春夏秋冬,草
化的交融角度来谈《源氏物语》所显现的民木日月让人真心感动人的内心哀愁与四
族文化特征的,指出“汉文化‘和风化’”的季景物、时序变迁是感应交融的“物哀”成
观点②;同时,也有从物语中广泛运用的和为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种凄楚、
歌形式上发掘,认为《源氏物语》运用和歌伤感、缠绵的情怀,通过客体自然风景、自
这一“独特的语言与文学形态服务于作品然风物表现,“哀”则由自然景物诱发或因
的整体”③。本文在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础长期审美积淀而凝结。人物的悲情愁绪与
上,拟从描写、叙事、人物命运以及中外文自然的美感交织起来,物的凄凄然与人物
化交融吸收等方面对物语的审美和日本民的情感体验、悲剧心态相交融,诉说哀情和
族文化特征进行考察。生命忧患。
对环境细致传情的描写是和日本民族
一、描写的宁静之美,细腻传情素来对大自然有着的细腻、敏感的体验密
既无惊心动魄的叙事,更无剧烈的矛不可分的。叶渭渠在《日本古代文学思潮
· (下) 社会科学论坛
文学· 历史
史》中指出,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识来自于人为尼自始至终弥漫着悲哀情绪。紫式部以
与自然的共生,来自于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客体的悲哀感情和主体的同情怜悯赋予
源︽的民俗式的思想。日本古代文学就是从这众多善良女性以悲剧的美感,充满了日本
氏
物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思考历史,从这种自式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美,表面上装饰得十
语
︾然中发现美的存在,进而创造文学的美。日分风雅内心却蕴藏着更多的哀叹,带着婉
的
审本传统审美中对于直感地把握大自然的生约纤柔、缠绵悱恻的悲美色彩。
美
情命这一追求是执著的。因此,深受日本民族而主人公源氏也同样一直受着歉疚疑
趣
及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的紫式部对与大自然惧的困扰。从追求第一个女人空蝉开始,源
其
日紧密相联的生死哀乐有着深刻的体验其物氏的悲剧性命运
_源氏物语_的审美情趣及其日本民族文化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