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春晖小学 郭丽
利用国庆休假这段时间,我学习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标准》。通过学习, 我对新课程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理解, , 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 念。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五年级的美术教学,这对于我来说是 一项新的挑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 : 美术作为素质教育非常 重要的一个方面,美术新课标要我们在课堂中教给孩子什 么?现在各个阶段的孩子又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美术课堂?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又能教给孩子些什么? 通过这次的学 习,我找到了答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将美术课程总目标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 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 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各个领域也作了具 体的分工和要求,如 “造型•表现”中对 1-2年级学习领
域要求学生辨别12种颜色以上,而“设计•应用”学习领 域则要求 1-2 年级学生尝试应用 2 种或者 2 种以上的工具、 媒材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这些新课标都明确的进行了量 化要求, 1-6 年级哪个阶段要求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样 的标准都一一罗列出来,这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赋 予我们的美术教学任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生 活条件优越了,知识面也较广,在实际教学中,他们所知道 的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很多课本中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 已知的,如果我们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还固步自封,照本 宣科一点一滴的讲一遍的话,就吸引不到孩子的注意力,提 不起学习美术的兴趣。那美术课堂的效果,学生美术素养的 提高就是一纸空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与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 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 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 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 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 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 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 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当然对于美术这样的科任学科,课堂纪律是令老师最头 疼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注意力不 集中,不想听讲,随意讲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 能是因为孩子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自身教学 方法上的原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更多的都是在找 孩子的问题却没有去想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很少 做自我反省:反省我们讲授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 力?我们的语言是否缺乏生动有趣的表现力?他们对于这 些知识是否已经知道?
《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 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
美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