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定位研究(doc 10).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定位研究
「提要」本文提出了由真实会计信息需要者委托审计这一命题,并从充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对充分性的分析是为了说明结论的合理性;对必要性的分析是为了表明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监管失效问题的客观需要;对可行性的分析是为了证明命题的现实可操作性。
当前,将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赋予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能否确保独立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有待证实。如果换一种思路:要使得审计委托人真实履行职责,他首先应是真实审计报告的需要者;而审计报告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鉴别。也就是说,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是审计委托人真实履行审计委托职能的前提。由此,如何从制度上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模式进行革新就是本文要系统阐述的问题。
上市公司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者分析
从供给需求理论来看,之所以存在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因为市场上有大量假信息的需要者。那么,谁又是上市公司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者呢?其中,谁是上市公司主要的会计信息需要者?考虑不同的利益关系,笔者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主要需要者大致有七类,若逐一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各不相同,甚至各类需要者中不同群体之间也会有不同心态。
1. 政府及政府部门。相对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比较倾心于经过粉饰后的会计信息。作出这一判断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出具的虚假会计信息更多的是夸大公司的业绩,扩大的业绩可使得税务部门更好的完成征税工作,财政部门也因此可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这无疑对地方政府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通过粉饰业绩获得配股资格的话,配股所圈到的资金会成为地方一大笔投资,显然这对地方发展也是有利的。相比之下,中央政府对此问题的态度较为暧昧。中央政府当然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但完全真实的信息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也是令决策者们关注的事情。
2. 公司所有者。如果以是否参与执行董事会决策为标准,可将大股东细分为外部大股东、内部大股东,就股东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可度而言,外部大股东才是唯一需要真实会计信息的公司所有者。从欺骗债权人、潜在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的角度看,中小股东与内部大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
3. 公司高级雇佣群体。对于公司高级雇佣群体而言,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公司管理咨询顾问,他们主观上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但他们对真实会计信息的依赖性却又不是很强。
4. 公司员工。公司员工可能更倾向于需要粉饰过的会计信息。因为企业良好的业绩不仅是高管人员能力的表现,也是其身价的体现。与此类似,对中下层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而言,就业于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值得炫耀的资本。
5. 公司债权人。如果不考虑国有商业银行“宁挂勿烂”的心理,债权人是比较希望得到真实会计信息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资金到期能否收回,也会影响到债权人进一步的借贷意向。
6. 公司潜在利益相关者。就潜在债权人而言,他们与债权人一样需要获取尽可能真实的会计信息,决定下一步的借贷意向。如果他们所得到的会计信息经过粉饰,可能会直接造成呆账、坏账,这无疑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如果将潜在投资者细分为投资者和投机者两类,投资者更关注公司长远利益,因而会对即期会计信息真实性较为倾心。而投机者则不然,他们更需要一个大

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定位研究(doc 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