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透四象限法则,告别忙盲茫状态
时间管理理论里有几条特别重要的原则,如要事第一、把握当
下、提前计划、定期审视等,其中要事第一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
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就是四象限法则。
一 认识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他把事务按照
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
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事务(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
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事务(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
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等);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事务(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行政
检查、主管部门会议等);
第四象限: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事务(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
件、百无聊赖地刷手机等)。
他的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和
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 四象限对应的四类人
1 压力山大型(重心在第一象限)
紧急又重要的工作,无论对于谁都有最高的优先级,这些事情
都是刻不容缓的,所以立即处理无可厚非。但如果将一个人的大
部分时间都集中在第一象限,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那么它们的
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这类人每天都在应付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较为成功
的人都陶醉于自己的这种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仿佛自己就是救
火队员,缺我不可;而稍微失败的人则苦不堪言,压力山大,怨
天尤人,因为精力和体力都难以为继。
他们一般都会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来逃避现
实,稍微放松一下,而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事务的时间则少之又
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
的人所过的生活:压力大,筋疲力尽,被危机牵着鼻子走,天天
忙于收拾残局。
对于此类人,我的建议是:
1 尽快理顺工作的组织管理环节,分工合作,打通各个关节,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 适当授权,不必事必躬亲;
3 功夫在之前,如果没有提前做好第二象限的工作,那么有可
能都会转到第一象限来;
4 如果都没有办法了,那么就只能提高效率,延长工作时间,
尽快从第一象限脱身。
二 忙且盲目型(重心在第三象限)
此类人的工作偏重于第三类事务,即更关注紧急不重要的工作,
但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在忙于第一类事务(即既紧
急又重要事务),比如一天到晚忙于处理无关紧要的邮件,纠结
于不重要的电话,从工作内容出发与人聊天却没完没了等。其实
很多紧迫之事往往只是别人的优先,对别人很重要,对自己就不
一定了。
其结果就是急功近利,轻视目标和计划,人际关系肤浅,被视
为巧言令色,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缺乏自制力。
三 浪费生命型(重心在第四象限)
这类人由于生活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所以整天浑浑噩噩、
学透四象限法则,告别忙盲茫状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