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庄子》二则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庄子》二则教案
LT
第六单元教案    21    《庄子》二则
教学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
,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 
读准字音
 鲲(kūn)  徙(xǐ)  抟(tuán) 南冥(mínɡ) 濠梁(háo) 鲦鱼(tiáo)
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   例句: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   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今义:孩子,儿子)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北冥有鱼》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 其翼若垂天之云。

参考译文: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
“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考点:反问句的作用)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以“非我”者不如“我”者不知“我”知鱼。
点拨:以反问句的形式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北冥有鱼》 
1. 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2. 对比鲜明,

《庄子》二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4.16 MB
  • 时间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