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1月28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1 -页共2页
党员干部请收下这份解压宝典政策理论学习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周杰伦为什么要写一首歌叫《一路向北》呢?”“因为,我太南(难)了。”调侃“我太难了”,成为了大家的一种解压方式。说起解压,很多人离不开微信,在这个工具中,大家通过“换头像、删朋友圈、撤回消息”等不同方式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党员干部责任大、任务重,压力同样也会很大,但笔者认为,党员干部的解压应采取更加“硬核”的方式。
“换头像”不如“树形象”。“压力大、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换头像”,这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换头像”仅仅是表面功夫,更重要的是“树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连着作风,反映党风,引领政风。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信任,有利于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化解工作中的艰难险阻,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切实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舷”,立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改进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走好“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用心去察民情、汇民意、解民忧、助民富。
时间:2021年11月28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2页
“删朋友圈”不如“减工作形”。有些人压力大的时候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负面动态,事后又会后悔,将其删掉。其实,很多时候的压力、负担,都来自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党员干部减压不妨把“删朋友圈”变成“减工作形”,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彻底清除。要聚焦工作中的“痛点”和“累点”,对形式主义“动真格”,从减压、减负的角度出发,对指导、考核和检查等工作的形式、频率等进行改革,改变从表格到表格,从会议到会议,从文件到文件的工作方式,将党员
党员干部请收下这份解压宝典政策理论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