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和抗皮肤衰老
2
一 概述
人体五脏与皮肤衰老
《黄帝内经》: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丈夫“五八肾气衰, 发堕齿搞;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 发鬓颁白…七八…’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灵枢•天年》则深入沦及: 人生“四十岁, 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皆大盛之平定, 腠理始疏, 荣华颓落, 发颇斑白。五十岁肝气始衰, …目视不明。六十岁, 心气始衰, 苦悲忧, 血气懈堕, …。七十岁, 脾气虚, 皮肤枯, 八十岁, 肺气病, 魄离…。九十岁, 肾气焦, 四脏经脉空虚。百岁, 五脏皆虚, 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
衰老 原因在于五脏虚损, 而尤以肾虚为衰老之根本, 在衰老 症状表现上以皮肤老化伏态为著。即“人老先从皮肤老”。
2
一 概述
五脏与皮肤衰老
皮肤是人体 包装器官, 包裹整个机体, 内与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 外则展现在外界, 所以, 皮肤既是判定衰老 标志, 又是引人注目 审美器官, 同时“皮肤乃为内脏之镜”。皮肤老化是整个机体衰老 最直接 外在表现, 血衰老 改变, 不是机体某一器官 孤立改变过程, 皮肤健美是以健康和延缓衰老为基础 。而人体健康和耐老 生理基础又是人体脏腑经络功效正常, 气血津液充足, 阴阳调和。
《素问•六节藏象沦》载: “心者, …其华在面;”“肺者,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肾者, …其华在发, 其允在骨”; “肝者,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脾胃大肠小肠者, …其华在唇, 其充在肌。”《素问•五藏生成篇》又载: “心合脉也, 少乌容色也,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肝之合筋也, 共荣爪也, …脾毕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此即“盖有诸内者, 必形诸外。”
五脏功效正常, 可经过经络将气血津液输送和敷布于面部及体表皮肤, 使面容、皮肤光泽红润; 反之, 五脏气血不足, 功效失常, 则面部皮肤失养, 则可出现无光泽、皮肤干燥粗糙和面容枯稿、毛发不荣 现象。
在人 一生中, 皮肤从柔润、细腻、滋润、富有弹性, 逐步变成粗糙、干燥、多皱、松弛、色素沉着, 关键是因为五脏功效逐步老化 结果。
五 脏
其充在血脉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
面部问题:
“红血丝”
五 脏
生理功效
主疏泄
主藏血、藏魂
黄褐斑
中医学上又称“肝斑”
五 脏
生理功效
主運化
主統血
在志為思
在體合肌肉, 主四肢
“皱纹”
五 脏
生理功效
宣五谷味, 熏肤, 充身, 泽毛…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肺风粉刺”
五 脏
生理功效
藏精, 主生長、發育和生殖
在志為恐
老年斑
中医治未病与抗皮肤衰老
未老先养, 顺应自然, 形成规律 生活方法, 经过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 辨证, 疏通经络等方法, 达成阴阳脏腑平衡 状态。
重视预防光老化。
中药抗衰老是以祖国传统医学为理论指导, 经过中药 内服、外用来防病健身、延衰驻颜或诊疗损美性疾病 一个方法。其特点以下:
安全
可靠
中药抗衰老大多采取天然药品, 通常无毒无害, 副作用少, 性质缓解, 极少数之品用量极小或在复方制剂中受其她药品佐制抵消, 其毒性更微乎其微。且作用可靠, 疗效确实。
使用方便
如很多外用剂可直接将药粉调成稀浆涂抹, 脂剂和膏剂则以其敷面和妆, 随时用之。
抗衰老中药
中医药和抗皮肤衰老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