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分析.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柳》之鉴赏
首先走进作者:贺知章(659一一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 狂客二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共有20多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
再走进诗歌的背景:古代折柳送行有两种,一是送别时折柳送行。明朝杨慎 的《柳》点明“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气在桥边送别时折柳送行, 行人走时,把柳枝抛在桥边;在江边送行时,折柳送别,行人上路时把柳枝抛在 路边。另一种是同心同折。家人在怀念远方的亲人,远方的亲人在怀念家人,所 以称“同心同折二唐朝薛能的《柳枝》“游人相似,说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 边与路边。”这跟杨慎的“抛掷桥边与路边”相似,说游人不折,还是送行人折 吧。且看贺知章的《咏柳》。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这毫 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蔓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又是那么的领先展 示自己的妩媚。稚嫩的新叶,绿莹莹的,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 人的意态,这是谁都无法抗拒的要去赏光一番,也是谁都有感觉或是权利欣赏到 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这 里的“身”指“支”)这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首诗别出新意,回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 人展现眼前;“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美人的裙带, 柔软的秀发。“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一个“高”字,更是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 的美貌风姿;下句中的一个“垂”字,暗示出纤腰在柔风中款款摆动。诗中没有 “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据说《南史》中刘惨之为益州剌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文武帝 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太昌去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 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 出一点痕迹的。
由“碧玉妆成”引出了 “绿丝绦”与“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 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的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 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

古诗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60287****
  • 文件大小7 KB
  • 时间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