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有专利战略眼光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喜泉访谈录
●在有关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上,行动越早越好,越主动越好。
●一旦一些外国公司在一些领域申请专利后,其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就有专利的保护,我们在研发时就不能与之冲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开发空间被压缩。
●知识产权战略实际上涉及到企业全过程,如引进技术,开发新的技术,都需以知识产权来指导。
对话
随着国内DVD、彩电产品相继被征收高额专利费问题的出现,有关中国家电企业如何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广东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中心和中国家电名牌最集中的地方,此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
11月20日,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喜泉,郭喜泉(以下简称“郭”)就广东家电企业如何开发和保护自有专利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黑白家电遭遇不同
记:有关国内家电企业频频遭受被跨国公司索取巨额专利费的问题,已在企业界引起普遍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多数发生在DVD、彩电、音响等黑色家电上,而白色家电较少出现此类问题?
郭:其中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白色家电进入较早,有些(白电企业)开发了自己的专利技术,有些申请了很多专利。另一方面,由于白色家电企业进入较早,接受的教训也较早。广东有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早些年因为一宗外观专利侵权事件,成为被告,结果赔了几百万。因此广东家电企业现在都比较注重企业技术的研发,专利技术的申请,包括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并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
记:此是否也说明,越早有这方面意识的企业,碰到的麻烦也就越少?
郭:确实是这样,在有关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上,行动越早越好,越主动越好,企业也应该早点觉醒。
申请专利为的是抢市场
记:目前,来自产业界的评介,认为有关专利费的问题,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才凸现的,这表明中国家电企业在获得全球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郭:应该说是在加入WTO以后,出现的新的一种竞争手段。很显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关税壁垒的消失,国际竞争中非关税壁垒等竞争手段就凸现出来了,尤其是技术壁垒。而国外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方面准备较早,它们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国际跨国公司都已将专利申请作为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从这几年国外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态势就可以看出。以IT业为例,有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占整个中国IT业专利总量的85%以上,部分领域甚至超过90%。实际上,外国公司申请专利的目的已很清楚:一是保护自我知识产权;一是抢占市场。
记:抢占市场怎么理解?
郭:一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后,其在中国的产品销售就有专利的保护;二是根据专利申请方面的原则,谁先申请,谁就有先享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力。因此一旦一些外国公司在一些领域申请专利后,我们在研发时就不能与之冲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开发空间被压缩。外国公司的特色是,申请专利就是为了占领市场,一开始在其它企业小打小闹时,可能不会管你,但一旦你市场规模壮大,威胁到其市场地位时,它就会告你侵权,让你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将你挡在市场之外。因此,一些企业应早点觉醒,要重视专利技术的开发,并且把专利战略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记:从目前家电业屡屡出现被国际跨国公司征收巨额专利费的问题,表明
企业应该有专利战略眼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