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CUA”,会求一个集合的补集;知道有关补集的
3(2) 集合的运算(全集、补集)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子集概念是本章在介绍了集合概念后,从讨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关系入手,给出子集的概念。而与这些子集相对应的某个确定的集合就是全集。
正确理解子集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与子集有关的全集、补集的概念,由于学生是刚开始接触集合的符号表示,所以子集和真子集的符号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符号的方向不要搞错。
补集的概念是在子集、全集的概念之后给出的,子集的概念是涉及两个集合之间关系,而补集是涉及三个集合之间的特定关系,在讲解补集概念时还可以加深子集的概念。
正确运用子集、补集的概念,是用集合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学好它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更好地使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更好地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
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接触了比较多的新概念,新符号,而这些概念,符号比较容易混淆,这些因素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引进符号时,应说明其意义,强调本质区别在于个体与整体、整体与整体的关系,并通过例题、习题,使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多次出现,结合错例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概念和使用术语、符号的能力。二、教学目标设计
了解全集与补集的意义;掌握补集符号“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补集的概念及有关运算。
补集的有关性质。
四、教学流程设计
实例引入
概念
全集
符号
性质
图示
补集
运用与深化 (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集合的子集、真子集概念、求法?
2、两个集合相等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概念引入
事物都是相对的,集合中的部分元素与集合中所有元素之间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
系。
回答下列问题
U
例 :A={ 班上所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
B={班上没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
A
U={全班同学 }
CUA
那么 U、A、 B 三集合关系如何?
集合 B 就是集合 U 中除去集合 A 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即图中阴影部分。
2、概念形成
全集定义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记
作 U。
[ 说明 ] ①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时,这些集合往往是某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确定的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集合就是全集。②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把实数集

R看作全集

U,有时把有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于振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1-1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