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抽屉原理.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抽屉原理》说课稿
吴晓春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第一课时,教材70—71页的例1和例2。  
。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说教学理念.    
1、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    
“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平均分”是保证“至少",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精品文档请下载)
2、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手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
“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精品文档请下载)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我们的教学不同于社会上的辅导培优机构,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抽屉”和“物体”。    (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教法和学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抢凳子"游戏。(下面有2把椅子。3个同学玩抢凳子的游戏,要求每个人都要坐到凳子上,结果会怎样?)  (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的游戏激趣,一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然的沟通交流;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三为今天的探究埋下伏笔。】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把4支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    
2、验证结论:不管学生猜测的结论是什么,都要求学生借助实物进行操作,来验证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交流时,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操作情况,找出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    (精品文档请下载)
(1)先请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进行汇报,一、说明列举的不同情况,二、结合操作说明自己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有的情况)    (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再利用枚举法的示意图,

抽屉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racyx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