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总结人格心理学总结定义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的心理特征。 Personality: 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心理品质。气质人格(1) 气质[temperament] : 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表现为行为的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2) 性格[character] : 指人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区别:气质更多由生理因素决定,可以较为固定不易受外因左右;气质更多与生物进化相联系,而人格更多受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 从个体发展来看,气质出现的较早。人格研究方法个案法: 通过谈话、测验、观察、各类文学作品, 组成关于个体的传记, 深刻描述所研究对象, 建立起一个把个体的外部行为与内在主观状态相联系的整合模型。,既说明其外在行为的原因,也说明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力的差别。评价优点: 可提供有关个人历史的较全面的材料, 对于考察一个人在各种自然生活情境中的人格变化十分有用,对预测行为有一定价值。缺点: 对观察的内容缺乏控制, 由于材料采于事后, 因此对内容的可靠性难于把握。相关研究: 在人格研究中被用来确定在同样条件下所观察到的两种或多种行为是否有一致性关系。评价可针对大样本实施,易于得到大量精确资料。但是不能说明两个相关对象的关系方向,不知道谁是原因谁是结果, 或者也可能没有相关关系。实验法:可以控制变量、具有精确化、可信度高的特点评价可探求刺激条件与种种对人格具有标志性的行为之间的行为的因果关系,检测有关人格的假设。但是由于实施高度精确化、控制化、具体化, 收集的信息量也就大大缩小,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差异较大。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气质 Personality types 类型学说体液说公元前五百年左右, 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 认为人有四种体液每种体液对应一种气质。血液- 多血质:活泼、快乐、好动粘液- 粘液质:沉静、情绪淡漠、不好动黑胆汁- 抑郁质:忧郁、不快活、易哀愁黄胆汁- 胆汁质:兴奋性强、易燥易怒对气质的四种划分是有道理的, 但是把人体内的体液划分为四种是不科学的, 而是不存在不同体液的主导关系, 提也同人格的关系也并不明确气质的意义: 气质类型不是人品的标签, 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且分类是相对的,大多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描述神经活动的三个维度, 这三种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可以组合成四种神经系统活动类型三个维度: 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转换的灵活性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 :多血质强、平衡、迟缓(不灵活)型(安静型) :粘液质强、不平衡型(冲动型) :胆汁质弱型:抑郁质为古老的体液说分类找到了新的生物根据, 尤其是他把人格的生理基础由体液转到神经系统的活动上来, 要合理的多。巴甫洛夫理论最初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研究试验,后来在儿童身上推广研究取得效果调节说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提出, 在巴甫洛夫基础上引入有关唤醒和激活的观点, 定义气质为: 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当稳定的特点, 由反映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这些特制构成了行为的能量水平和时间特点认为(1) 行为的能量水平是气质的主要成分,是一些人格程度的共同指标。能量水平反映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应性, 指人对刺激的感受性、耐受性和反应强度。分高反应性个体和低... 。二是活动性,指个体对一定数量和范围的刺激的组织和调节。通过调节, 个体可以接近或逃避一些具有刺激意义的情景。(2 )另一个行为指标是时间特性。包括反应速度、持续性、反映节奏和节律性。行为的反应性、活动性和时间特性等品质, 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他们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既满足有机体最刺激的需要,由保护个体免受刺激的伤害。有关出生顺序的学说弗兰克. 沙格威的基于出生顺序的现代类型理论,利用出生顺序预测人格根据达尔文的" 生物体是为了找到生存的合适环境而出现多样化这一观点" 。沙格威推断:头生儿的位置是现成的,他们直接要求父母的爱和关注, 通过认同和遵从父母来寻求保持最初的依恋, 相反后生儿无法清晰地得到父母模范作用, 他们要在先前出生的孩子还没有占到主导地位的领域里占有优势, 后出生的孩子通常被培养成对经验持有开放性态度,易成功体形说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巴体形分为四种:矮胖型,虚弱型、强壮型、发育异常型。发现燥郁症多数是矮胖型。意味着不同体形的人患不同疾病的机率不一美国医生威廉. 谢尔登区分出三种体格,没有把人绝对划归为一类体形, 而是用一个人多大程度上表现出某种基本体形的特征来说明其人格。内胚胎型( 内脏优势型) 柔软丰满、消化器官过度发达( 悠闲、好吃、西社
人格心理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