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苹果》,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把握教材,定位目标
《分苹果》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由于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10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了“分苹果”的活动,目的是为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奠定基础。
为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归纳出得数是10的加、减法算式,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减法。难点为体会10的加减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灵活,突出主体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于是我设计了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儿歌、游戏、小比赛等,让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思”,在“赛”中“比”,在“比”中“做”,自主学习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正如《标准》所说: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法多样,合作创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根据这个观点,我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教学流程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学生熟悉的朋友“机灵狗”引入教学,对学生说:“今天机灵狗带来了10个苹果,要送给最乖、最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想要吗?”一年级的小朋友肯定都想要,我就趁机向学生提出问题:“看机灵狗向我们提出什么问题?”(然后课件出示问题: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这样的导入既简洁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我先请一个学生移动黑板的10个苹果,说出分成一堆是( )个,另一堆是( )个,并说出相应的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然后问全班同学:“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其他分法吗?”学生已经早已跃跃欲试了,我就说:“请小组长拿出10个苹果卡片,小组合作分苹果,根据分法说说可列出的加法和减法算式,组长记录。看哪个组合作得好。” 小组合作后请个别小朋友移动黑板的10个苹果,并说出相应的算式,随学生汇报我板书10的分法的表格。在板书的时候,无论学生先说哪种分法,我都有意识地使到填写后的结果是有序的。然后问学生:“观察表格,通过分苹果,我们知道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呢?”这时学生就能有序地说出“十可以分成1和9,……”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有条理地思考的学习理念。
然后我用课件出示整理好的表格。让学生更加完整、直观地再一次认识10的加、减法算式。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
分苹果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