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教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型与共同解决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
让学生跳出确定性数学的框框,逐步养成用数据来说话的习惯;
初步了解频数、频率与实验总次数的关系;
在参与中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到“做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重点:感受数据收集的全过程。
难点:养成用数据来说话的习惯。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人一枚硬币。
【教学流程】 问题情境→判断、提建议→合作活动→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自我小结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教 学
环 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问
题
感
知
“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跑步!”对老师的这一说法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又怎样来确定老师说法的正误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提出判断正误的意见。
教师引导:应通过实际调查的情况来得出结论。
以一个需要调查才能判断正误的说法引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本章与以前学过的数学内容不同之处。
合
作
探
究
教师引导:请在以下体育项目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跳绳、其他。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各组由一名学生组织调查,其他学生配合调查。
每一组交流调查的方法,让同学们进行比较,选择。
汇总各组的数据,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⑴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⑵调查的方法是什么?
⑶调查结果的记录有哪些方法?哪个更好?
⑷通过调查,你了解到了什么?
由学生组织调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感受本章的学习与以前学习数学的不同之处。
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调查,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面向全体学生;既让学生经历统计知识的产生过程,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提炼
数据有用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依靠数据来说话。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帮助我们做出比较民主、明智的判断或预测。
如何收集数据?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假如我们要选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体育活动,我们将会: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选出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民主推荐的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全班同学进行投票;
第五步:记录结果——唱票;
以动手实践再到知识提炼,避免学生仅仅参与,但不会提炼相关知识,陷入“花样”的形式而不能掌握相关知识的圈子里。
教 学
环 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第六步:得出结论——统计,票数最多体育项目当选。
在上面的推选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数据收集及分析整理的过程。
巩
固
拓
展
1、说一说
让学生举例想调查的问题,进行交流、巩固。
2、做一做
请拿出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定以后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请你猜一猜,它会出现正面还是反面?你能保证每次都猜中吗?为什么?
(1)请每个同学做10次“抛
数据的收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