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2017年中心城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东城街道)设计
第一标段
技
术
标
书
对工程的认识
工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然而,由于受历史的限制,早期建设的城市老旧住宅小区与我市良好的宜居环境相比相形见拙,与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相比日趋滞后,已成为当前我市城市化进程中亟需改进和加强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民住房问题,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实施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市民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区内部分住宅小区仍然存在设施不配套、物业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居民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为解决小区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东营市决定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2016-2020年,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市1998年及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本次改造主要针对东城街道范围内的23个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内容主要包括路面硬化、雨污分流、绿化补植、停车位改造、完善消防设施和水、电、气、暖管线改造等。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设计工作大纲
1、工程的技术分析
老旧住宅小区普遍存在房屋及其配套设施失修失养严重,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居民生活不便等问题。
老旧住宅小区管理现状。一是房屋本体和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甚至缺失,缺乏系统保养和维修。也就是说老旧小区都到了“问题阶段”,如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破损、堵塞,雨水、污水混流,化粪池定期得不到清理;小区道路老化,路面破损甚至没有路灯;绿地杂草丛生、布局混乱,有些公共绿地甚至被人用来种菜。消防设施设计标准低,消防设施自然损坏、人为破坏现象严重,造成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居民活动场所、公共绿地、自行车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与居民实际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
具体表现在:一是建设标准低,公共配套设施不全。老旧住宅小区建设之初,只是为了解决居民住房困难,规划方案比较简单。供电、供水、供暖、供气等专营管网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居民活动场所、公共绿地、停车场、管理用房、环卫、安防及消防等设施不完备,公建配套设施规划配置比例低,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二是房屋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供水、供电、供气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下水和排水管道破损、堵塞,基本丧失城市防汛功能,雨水、污水混流;小区道路老化,路面破损,绿地布局混乱;消防设施和井盖自然损坏、人为破坏和被盗现象严重,安全隐患突出。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2、对工程问题的处理措施
①、修复小区内的破损道路;
②、清理整治公共绿地,补栽花草树木,完善小区绿化设施;
③、拆除部分绿化花池,改造为停车位,楼前、楼后场地改造为停车空间;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④、住宅与沿街商铺混用的下水管线重新分设;
⑤、清淘、维修下水管线和化粪池,按照需要和有关要求进行增设;
⑥、更新老化严重的供电线路,供暖、供水和供气管线;
⑦、有条件的小区,可合理增设休闲座椅,安装健身器材,建设小区游园;
总之,以进一步提升和推进我市住宅小区总体水平,提高整体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治理小区环境“脏、乱、差”,完善小区功能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改造,逐步改善小区环境质量,努力为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适宜人居的良好生活环境。
三、技术方案及相关说明
1、方案设计独创性、可行性
总体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思路,充分抓住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项目的总体综合协调,提高对项目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5 页
1)把握本工程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本项目与各规划层面的协调关系。
2) 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设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合理性、管理养护的方便性。
3)体现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安全舒适、生态环保、经济美观”的民生工程。
2、路面硬化、绿化补植、停车位改造等设计方案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3)、《城市居住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