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章楶-水龙吟教案 北师大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章楶- 水龙吟【教学目标】 1 、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 品味诗意。 2 、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作者】章楶( 1027-1102 ),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 1065 )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赏析】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 但词史上, 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 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 写燕忙于营巢, 莺懒于啼唱, 繁花纷纷凋残, 表明季节已是暮春: “堤上”,指明地点: “柳花飘坠”,点明主题。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 点画青林, 全无才思”紧接上句, 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 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 即柳花) 和榆荚一无才华, 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闲趁游丝, 静临深院, 日长门闭。”写到此, 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 想探个究竟。这样, 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傍珠帘散漫, 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 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 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 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 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 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 “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 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 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 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 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 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 一会儿圆, 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 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 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 千方沾惹, 万般追逐, 乍合乍离, 反覆无常。“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2 “望章台路杳, 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 “时罢朝会, 过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章楶-水龙吟教案 北师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