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和相关问题
心电图医生和临床内科医生心电图汇报 书写要规范化, 作出明确心电图诊疗分析, 实习生与进修生应争取在进修,实习期间学会多种正常及异常心电图特征 描述与书写, 方便加强在学校学习到 心电图基础知识 了解, 为以后临床深入学习与应用心电图知识打下扎实 基础。
书写心电图汇报必需按汇报上 内容要求认真填写各个项目。其中通常项目包含: 姓名、性别、年纪、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时间与发汇报时间, 急诊心电图还要写明检验与发汇报 具体时间到时、分。其它项目, 即关键项目内容及要求以下。
一、 心律 心律是指整幅心电图 主导心律。通常是窦性心律。如主导心律不是窦性时, 则写异位心律。 1、窦性心律 所谓窦性心律就是符合窦性P波标准 心律。不管P-R长短, 是否下传。窦性P波是指: aVR导联P波倒置, I、II、aVF、V4~V6导联P波正向。部分P电轴右偏时, I导联P波浅倒或双向, 若P电轴左偏时(通常在-30度内), II、aVF导联P波可为低平、双向或倒置, 其她特征与窦性P波相同。部分医院使用 汇报单有P波一项, 通常关键描述aVR导联P波方向, 如异位心律或P波消失则要具体描述其特征, P波电压>(V1导联正向部分>)或P时限过≥。
2、异位心律
异位心律指:
①有P波, 但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如aVR导联P波正向符合逆行P波标准 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左房心律, 冠状窦心律等。
②有P波, 但P波落在QRS中而看不清, R-R整齐 快速型心律失常多属异位心律, 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③P波消失, 代以F波或f波等, 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
④P-QRS-T波群消失, 代以VF、Vf波, 即室扑、室颤。
常见异位心律有: 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多种房性心律(包含不一样部位 左房心律、冠状窦心律、右房心律)、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多种类型 折返性心动过速, 伴逆向传导 室性心律、室扑及室颤等。 逆行P波即aVR导联P波正向, II、III、aVF导联P波倒置。其它导联P波方向及形态取决于异位P波起源于心房下部 部位及折返激动进入心房 部位。
交界性心律与心房下部 多种心律均可表现为在QRS前有逆行P′波, 所不一样 是: 前者P--R<, 后者P--R>。
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房室折返性或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均可能见到QRS后面有逆行P′波, 交界性心律R-P′<, 室性搏动时通常R-P′>。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P′ s左右, 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R-P′≤(食道导联≤), 偶见逆向传导延缓R-P′>。 aVR导联 P波既不正向也不倒置 , 即低平、双向时, P-R>。但右房上部异位心律, P波方向可与窦性P波方向相同, 较难判别。V1导联P波呈负正双向肯定不是窦性P波, 通常为房性P波。
3、窦性停搏及心脏停搏 全图无P-QRS-T波群, 呈一条直线称心脏停搏。缓慢室性或交界性自搏律, 全图无P波属异位心律中 一个窦性停搏。短阵窦性停搏, 主导心律仍按可见P波或F波区分。
二、 各波与波段 测量及多种数据 填写 多导联心电图机打印 汇报均已经有多种测量数据, 通常要校正。在正常范围内 数据, 无须修改, 如超出正常范围不正确 数据应给予更正。如用汇报单形式发汇报, 全部数据要按实测值填写。用分规测量得出 实测值不用毫秒(ms), 而用秒表示。 1、心房率、心室率 即每分钟心搏 次数。除房颤、房扑(1: 1传导除外)、II度以上AVB、房速等室上速呈2: 1或2: 1以上传导及较多隐匿性房性早搏外, 二者是一致 。要学会用目测法计算心率。计算心率 基础是心电图纸上 小格子代表 时间, 1mm=。计算时先测出R-R间期 平均值, 即一个心动周期占多少秒, 再用它去除60, 即得出心率数。 2、P-R间期 亦称P-Q间期。为P波起点至QRS起点 时间间期, 称房室传导时间。通常在III或II导联上测量。以秒为单位。正常值: ~。但不一样年纪组与不一样心率节段其最高值不一样。
3、QRS时限 即Q波起点至S波终点 时间间期。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和相关问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