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在日本的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主银行制度主银行制是日本金融界和企业界的一种惯例一般认为主银行有以下特征(1) 主银行是客户企业的大股东主银行一般不持有与自己没有业务或交易关系的企业的股份;(2 )向客户企业提供系列贷款主银行既向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也提供长期贷款虽然企业所需贷款并不一定全部都由主银行单独提供但企业的大额贷款则是由主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提供的其中主银行的贷款份额最大承担的贷款损失责任也更多当企业不能如期归还贷款或者出现坏帐时主银行要分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3 )向客户企业派遣董事或经理主银行向客户企业派遣人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人员派遣以大股东的身份派遣董事或者经理到客户企业;二是在企业出现问题时主银行派遣人员接管企业;(4 )管理客户企业的结算帐户主银行几乎都是所属企业的结算银行由主银行负责企业的帐户管理、现金支付和结算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与美国的银企制度截然不同在美国商业银行不能用非自有资金购买股票企业也不能通过持股控制存款机构这一传统被称之为银行与企业的“防火墙”制度从历史上来看在日本经济民主化时 2 期日本财阀企业之间的控制关系被拆散银行对企业的控制关系也被割断而且日本还制定了严格的《禁止垄断法》防止财阀企业再次聚集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存在着形成美国“防火墙”制度的历史机遇但结果却与盟军司令部的初衷大相径庭一、主银行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日本金融体制和主银行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 192 7 年银行危机后所建立的银行体制二是战时的金融管制在战后经济民主化过程中金融业的改革目标有两个一是形成竞争性的金融市场二是形成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隔离的制度由于在解散控股企业时没有解散财阀银行结果战前日本银行体制延续下来再加上日本政府的保护政策银行业没有形成类似美国的充分竞争的格局另一方面由于保留了财阀银行为日本企业以产权方式重新结合以及主银行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 战前银行制度的形成明治维新后日本银行业不断发展早期日本对银行业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银行数量多、规模小 1923 年由于关东大地震后发行的“震灾票据”得不到妥善处理 192 7 年日本发生了大规模的存款挤兑和银行破产事件1 年之内共有45 家银行破产这一事件在日本金融史上称为“昭和银行危机”“昭和银行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是政府对银行业的自由放任政策为此 192 8 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银行法》该法要求普通银行的最低资本金需要达到 100 万日元资本金不足的银行只能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合并方式增加资本金自我增资不予承认大藏省提出了“一县 3 一行”的银行合并目标由于有些银行不愿失去独立的经营权力当时的银行合并并不顺利直到进入战时金融管制后才真正实现了“一县一行”的目标这些银行就是二战后的地方银行另一方面国民储蓄不断向属于财阀系统的大银行集中这些大银行就是战后的城市银行作为战后日本银行体系主体的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2. 金融管制时期的主银行制度雏形 1931 年“ 9·18 ”事变后日本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日本金融业进入战时金融管制时期金融管制的核心是控制资金分配以保证军需企业优先获得资金 1944 年日本开始实行“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将各军需企业与银行“配对”银行不仅保证“配对”企业的资金供应还积极参与“配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监督这就是战后形成的主银行体制的雏形战后解散财阀后以城市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企业保留了战时金融管制时期建立的企业与银行的“配对”关系并在此墓础上逐步发展成战后以持股关系为纽带的主银行制度 3. 经济民主化时期对日本金融体制的改革战后为了稳定货币和支持经济重建盟军司令部在日本经济民主化时期对金融体制的改革措施较少基本没有改变战前已经形成的银行体系首先在解散财阀过程中旧财阀集团的城市银行没有一家被列为控股企业也没有一家成为被集中取缔的对象这样旧财阀的金融企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其次为了限制财阀企业的重新聚集 1947 年的《禁止垄断法》中规定金融机构 4 持有企业股票的比率不得超过发行总数的 5%. 但 1949 年第一次修改《禁止垄断法》时只禁止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持有股份 1953 年第二次修改《禁止垄断法》时不仅进一步降低了对银行和事业法人持股的限制而且把持股限制由 5% 提高到 10% ( 1977 年再次修改《禁止垄断法》把法人持股限制比例从 10% 降低到 5%. 但允许法人机构在 10 年后达到 5% 的限制性标准); 第三 1947 年的《证券交易法》是以美国的《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为范本制定的禁止商业银行和其附属的信托企业承销、持有和交易企业证券目的是建立美国式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相分离的金融体制 19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