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205
行业研究报告
华经天众
Huajing Tianzhong ECC
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6年7月份
咨询中心行业研究室
E-mail:******@163
联系 :(8610)8604 3616
报告撰写背景
中国肉类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资源配置地域性突出,同时大规模的现代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并存,先进的流通方式与落后流通方式并存,发达的城市市场与分散的农村市场并存。这种经济结构使肉类生产和肉类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必然增大,成本提高,矛盾突出。下表具体列示了我国肉类行业的特征。
特 征
描 述
传统产业
3000多年历史,劳动密集型产业,设备简单粗放,产品卫生质量与相差较远,行业整体技术含量不高,进入壁垒低。
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
涉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屠宰加工、生化制药与零售贸易等行业。
行业集中度低下
行业规模大,中小企业多且分散,企业规模和品牌集中度低,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与农业关联度最强
肉制品加工业与农业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相关,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关注。
与国际市场密切
相关国肉类产品进出口业务较多,很多肉类加工企业依靠外贸出口。因此,国际肉食市场供需形势与进口政策对国肉制品行业影响很大。
尽管去年历经了几次安全性撞击,但是由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加之集约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整个肉类行业在推进中依然取得了稳步发展,并表现出三个增长态势:肉类产业对社会仍具吸引力、投资量增加;市场继续扩容,销售量增加;企业运作趋向平稳,经济效益增加。
品牌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杠杆,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推动地域经济的支持力量。我国肉类市场名优品牌出现了三大新的发展趋势:一是肉类市场竞争在品牌之间集中展开,市场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二是名优品牌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追逐名优品牌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三是国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化,竞争围更加广泛。实施品牌战略,企业是主体。名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它凝聚着企业在机制、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没有精心的培育,发展品牌战略就是一句空话。在报告中我们将会就肉制品企业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2 / 205
观点数据说明
报告数据取自于国家统计局、国家农业部、国家商务部和国家海关总署等权威机构,观点来源于中国肉类协会的众多行业专家以与本中心多年来行业研究经验。为确保数据观点准确无误,本中心研究人员审慎地进行了核准校对。
本中心于2006年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历时三月撰写而成。
中心以精准的数据模型对下半年以与“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报告主要观点
数据表明,畜禽屠宰加工生鲜肉销售收入量和增长幅度均明显大于和快于肉制品销售量增长和幅度增长。2000-2005年中国主要肉类产量(单位: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6125
6333
6586
6933
7245
7524
4031
4184
4326
4518
4701
4880
1287
1307
1359
1427
1468
1490
533
548
585
630
676
722
274
293
316
357
399
432
资料来源:华经天众经济咨询中心
肉类食品加工领域的利润率主要取决于规模和管理以与产品档次。以肉猪为例,一般新建养殖场规模在10000-20000头,屠宰厂的日宰杀能力在3000头左右。目前大型企业经营规模模式呈现以下特点:1、为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基本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式的产业化经营,去年机械化肉类加工企业自建养殖基地的比例达到50%;2、为提高赢利能力,基本上形成了饲料加工—养殖业——屠宰业—加工业的产业结构。龙头企业有两个发展动向:向深加工迈进,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向肉类流通领域渗透,发展冷鲜肉。
行 业
状 况
养殖业
受饲料价格波动与农户自养家畜量影响。如果未发生疫情,总体上净利润在1-2%左右,如果能够自主生产饲料,利润可能达到3-5%左右。
屠宰业
主要靠收取加工费用赢利,受上下游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如果对屠宰后的动物脏器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一般净利润率可以达到加工费用的15-40%。
加工业
加工业受下游价格影
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