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论文银行贷款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探讨[摘要]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本文从商业银行贷款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 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以及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 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但是,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小企业贷款业务, 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现状截至 2006 年底, 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 4200 多万户,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8% ,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 59% ,上缴税收占 %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为 亿元,比 2006 年初增加 5396 亿元, 增幅为 % 。为鼓励商业银行做好小企业贷款, 2007 年银监会在市场准入和结构布局上对表现出色的单位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包括: 对小企业贷款业务上表现出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可以准予其增设机构和网点, 扩大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果; 对在小企业贷款业务上表现出色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 可以准予其跨区域增设机构和网点, 以改进和提高对落后地区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二、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若干问题 1. 小企业贷款的准入条件较高。目前,小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是抵押贷款和少量的担保贷款, 信用贷款几乎没有, 并且抵押贷款的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而对于抵押品, 银行很少接受除土地、房产之外的其他抵押物, 同时还要求小企业有健全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大多数小企业并未拥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对厂房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不能把土地或厂房作为合格的抵押物。同时,由于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会对其信用普遍审慎, 加之担保基金规模小, 担保机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过分审慎等因素, 企业获得外部担保极为不易。此外, 由于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和信用记录都不完整, 所以其贷款也不能是财务报表型和信用评分型, 因此, 在抵押、担保型贷款的发展趋势下, 小企业既不能依靠自身资产寻求抵押贷款,又不能凭借本身的优质财务信息和信用记录直接获取贷款。 2. 小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由于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立法滞后以及执法不严等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企业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小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更为严重。在信贷调查阶段,部分企业由于处于创业阶段, 规模较小, 资本实力相对较弱, 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财务管理不健全, 只设流水账, 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等原因, 给商业银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真正的财务数据、经营状况带来了难度, 使商业银行难以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手续帮助它们获得贷款。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商业银行贷款审查工作的难度,造成了风险( 成本) 与收益的不对称,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小企业贷款信息的分散与小企业融资的社会环境有关。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公民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 还是整个社会的征信制度建设、基础数据库的信息量和网络覆盖面、征信服务业的发展、征信增值服务等, 都要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 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 虽然有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专门机构, 但在实际操作时很难, 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 没有建立起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 对小企业信用状况调查困难。 3. 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较弱。小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运作模式、经营行为, 都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当商业银行在向一般的小企业发放贷款时,面临着许多企业信用级别较低、担保难、风险大、综合收益较差, 而银企之间信息又严重不对称的问题, 这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难度相对较大。贷款定价的核心是正确评估信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目前, 国内小企业信贷定价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为法定利率上浮法, 确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
银行信贷管理论文银行贷款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