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象山文峰学校魏巍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 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 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了解罗斯福竞选总统的史实;关注罗斯福新 政的主要措施以及不同以往的新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较长事 时期地陷入经济危机困境中的表现及其主观原因;通过问题设计来研讨“工人最低工资与最 高工时”和“田纳西工程”这两项具体的新政举措的意图及其所产生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新政的内涵和特点;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相互交替的变化,培养学生 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同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罗斯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美国社会看历史沉浮的变迁,认识勇 于革新的政治家罗斯福与特定历史阶段相呼应的微妙关系。通过美国的改革活动,使学生感 受到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必须通过改造才能得到更好的 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使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得到改造。
教学方法
资料展示、讲述分析、问题研讨等。
教学准备:
史实描述图片,罗斯福生平资料,新政时期表现民众生活和公共过程等内容的图片、新闻材 料等。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在第一课的学习中见识过“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并且知道这场1929年爆发的危 机开始于美国,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那么,面对这场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严重的危 机,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美国社会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阅读卡“以 胡佛命名二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胡佛是谁?
生:美国总统
师:1929年至193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就是胡佛。一战结束以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 会呈现繁荣景象。因此,1928年胡佛在竞选总统时曾夸口说,如果他当总统,“将使美国人 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一个没有远虑的总统在不到8个月之后领教了一 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前景的“灿烂”、美国人民的“保障”,在转眼间化成了 “胡佛屋”、
“胡佛毯”、“胡佛猪”等。
我们再来通过一组资料来回顾一下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后,许多银行、工厂纷纷 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生产出的产品人们无力购买。抱怨、诅咒、愤怒到处皆是,这时美国 乱成一团,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面对危机带来的巨大灾难,胡佛总统束手无策,但仍然抱守信条。在竞选新一届总统 的时候,胡佛还说,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生产是企业的事,国家不应该去管。
面对如此严重、混乱的局面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你们认为胡佛政府的政策行得通 吗?
生:不行。
师总结:长达多年的危机表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无补于事, 只会让市场更加无序和危机继续延续,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德国与日本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