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配伍芍药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药学院 硕士8班
第一组 吴少媛 徐清 谯悦 张燕燕 朱美玲 刘珂
小组分工
吴少媛 提出后期可能研究方向和重点
徐清 查找重要文献,并列出研究机构、人物、研究项目
谯悦 汇报、查找重要文献,并列出研究机构、人物、研究项目
张燕燕 选择目标期刊并制作投稿指南表格
朱美玲 梳理研究基本脉络、列出已有研究方向及相对应的文献
刘珂 制作PPT
目 录
04
后期可能研究方向或重点
03
研究方向及对应文献
02
研究基本脉络
01
重要文献
CONTENT
06
投稿指南
05
投稿期刊选择
07
研究方向及对应文献
重要文献
[1]董辉,李太平,[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4):32-35.
[2]吴璐,闻丽珍,黎晓丽,吴维刚,谭丽霞,、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成药,2018,40(07):1453-1457.
[3]杨华生,黎晓丽,闻丽珍,谭丽霞,占珊兰,[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06):1029-1037.
[4]从代谢的角度探讨制川乌—白芍配伍“增效减毒”机理[D]. 2019
[5]基于体内外相结合的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探讨[J]. 杨英豪,刘运龙,李桓,宰炎冰,李松伟. 中医学报. 2018(11)
[6]乌头类有毒中药常用配伍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D]. . 2006
所用数据库:知网 检索式:川乌OR制川乌AND芍药 AND 配伍
江西中医药大学
吴璐 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研究
杨华生 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及传统中药理论
闻丽珍 研究方向:基于经皮转运过程的制川乌-白芍药对配伍机理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
杨华生 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及传统中药理论
吴璐 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董辉 研究方向:代谢组学
孙晖 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及方症代谢组学
研究机构、人物、研究方向
河南中医药大学
杨英豪 研究方向:中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中药学;
李桓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医学;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柘城县人民医院
刘运龙 研究方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成都中医药大学
余成浩 研究方向:中药学;中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研究机构、人物、研究方向
研究基本脉络
毒性研究
临床应用
化学成分分析
药效学
研究方向及对应文献
[1]吴璐,罗永明,梁秉文,黎晓丽,-白芍配伍对芍药苷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3):1-4.
[2]杨华生,黎晓丽,吴维刚,-白芍配伍对芍药苷局部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09):80-84.
[3]杨华生,黎晓丽,闻丽珍,谭丽霞,占珊兰,[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06):1029-1037.
[1]杨华生,闻丽珍,黎晓丽,谭丽霞,吴维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01):5-9+13.
[2]吴璐,闻丽珍,黎晓丽,吴维刚,谭丽霞,、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成药,2018,40(07):1453-1457.
化学成分分析
药效学
研究方向及对应文献
[1]张舒涵. 芍药苷减轻乌头碱心脏毒性的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DONG Hui,YAN Guang-Li,HAN Ying,SUN Hui,ZHANG Ai-Hua,LI Xian-Na,WANG Xi--Q-TOF/MS-based metabolomic studies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s of traditio
川乌配伍芍药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进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