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
第一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是20世纪著名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第二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愛因斯坦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钢琴家。五岁時对袖珍罗盘着迷,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1880年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又全家迁至意大利米兰。尽管爱因斯坦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但爱因斯坦在就读小学和中学時,是一个顶级水平的学生。随着爱因斯坦的长大,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第三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
第四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1900年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第五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1933年1月纳粹党获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担任新建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普林斯顿大学非同一机构),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第六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和反对美国国内右翼极端分子的运动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第七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腹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一位名叫托马斯·哈维的普林斯顿医院病理医生在验尸过程中,在未经爱因斯坦的家人允许下,私自取下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这位病理医生希望未來神经科学界能夠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以发现爱因斯坦那么聪明的原因。为遵照爱因斯坦的遗嘱,他死后並沒有举行任何丧礼,也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會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
第八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爱因斯坦与塞尔维亚物理学家米列娃有一个未婚私生女丽瑟尔,不过在1903年到1919年爱因斯坦娶了米列娃,后来米列娃为爱因斯坦生了两个儿子汉斯·爱因斯坦和爱德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莎是他的堂姐和表姐,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这个婚姻从1919年到1936年爱尔莎逝世。 但是爱因斯坦私生活很不检点,他对妻子不忠。他与表妹有着暧昧的关系,并且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并且他与十几个情人有染。
第九页,共16页。
一、作家作品——爱因斯坦的生平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第十页,共16页。
1.《我的世界观》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