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设计人:樊 敏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二)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赫鲁晓夫、勃烈日列夫当政时期,在对外政策上逐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致使美苏争霸的斗争愈演愈烈。
2、通过对美苏争霸过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美苏争霸的斗争,造成带来严重威胁,从而对学生进行反霸斗争的教育。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双方的基本态势和对外战略的调整
教学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法,包括读书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图表对比法、问题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计算机及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即所谓“冷战”格局。
(师):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演示] 幻灯片“美苏争霸的形成”,揭示课题。
[讲授新课]
(师):请大家归纳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阶段?
(生):阅读后回答:形成、60—70年代、80年代
[演示] 幻灯片“知识结构: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师):赫鲁晓夫提出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反映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讨论后回答。(答案略)[阅读讨论法]
(师):这一阶段双方争霸的基本态势如何?
(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
[演示] 历史影音资料“赫鲁晓夫访美”、“加勒比海导弹危机”。
(师):从影片“赫鲁晓夫访美”中,我们了解到苏联的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答案略)
(师):那么此时的中美关系又是如何?为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答案略)
[演示] 历史影音资料“尼克松访华”、“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
(师):通过画面,你能说出1970年前后中美中苏关系又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美国此时调整了对华政策?
(生):讨论后回答。(答案略)[典型事例讨论法]
(师):小结。
[演示] 幻灯片“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
(师):这一时期美苏的对外战略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生):讨论后回答。(答案略)
[演示] 历史影音资料“苏军入侵阿富汗”。
[演示] 幻灯片“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图”。
(师):通过以上图表的比较,大
《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