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皮试通医学知识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皮试通医学知识
1958年中国第一台青霉素皮试仪诞生
1983年被卫生部 编入国家
1993年编入
1978年全国召开推广会
1995年编入全国护士职业考试指南
皮试仪发展沿革
[[中华护理全书]]
[[护理学基础]]
早期皮试仪因众多原因, 临床使用后又停用, 以后又有新产品推出, 但技术质量上均没有太大突破。
早期皮试仪使用范围; 只限做青霉素, 链霉素, 普鲁卡因。
技术特征; 用电流表指示, 采取三个电极头, 可同时做两种皮试药品。[实际上一个人同时做2种皮试药品机率甚微]
使用方法: 把药液滴在反复使用纱布上。
皮 试 通
不 用 注 射
颠 覆 传 统
5分钟 无痛皮试
经皮渗透给药
经皮渗透给药发展与特点
离子导入技术
皮试通工作原理
药品经过皮肤途
药品扩散
表面皮质层
经过表皮
经过皮肤隶属器
角质层
细胞内
细胞间
毛囊, 皮脂腺
汗腺
活性表皮
真皮
毛细血管吸收
电渗流
当在皮肤上施加电流时, 皮肤两侧面液体产生定向移动, 液体中离子即伴随进入皮肤, 此即电渗现象。
同时在生理PH值下, 阳离子比阴离子取得了更大动力, 在阳离子移动方向上引发净体积流, 进而引发渗透压差, 形成药品扩散又一驱动力。
电场诱导
当电流加到皮肤上时, 孔道内电流密度相对于其它部位要高多, 从而引发皮肤结构改变, 形成新通道, 使药品渗透到皮肤内。
传统皮试与皮试通对比

皮试通医学知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602 KB
  • 时间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