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率土之滨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其对策.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率土之滨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张欣欣
摘要:率土之滨中的土地管理规则并非游戏机制,而是玩家在同盟管理中的创造物,该规则由原则、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构成,反映出同盟支配中兼具“法治”和“人治”的二元状态,规则所形成的秩序保证了同盟的日常运营,管理者所形成的秩序负责解决规则难以应对的土地纠纷以及完成战略部署。在二者的基础上,积分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同盟成员进行利益实现,最终达成同盟的协同行动。但随着S2赛季的到来,同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同盟机制也暂时未能完全恢复,于是出现土地规则缺失以及同盟成员流失的现象,因此同盟管理中应当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强成员与同盟联系纽带。
关键词:土地管理;利益分配;同盟运营
一、引言
《率土之滨》作为沙盘游戏,核心玩法在于创造,其赋予玩家的自由创造不是内政建设,而在于使玩家更侧重于“战略”本身。武将和战法的匹配的确是率土之滨的一大特色,但武将和战法的组合可能性是有限的,达不到沙盘游戏的标准。
那么率土之滨中的“自由”只能是土地,率土之滨中的“土地”是广义的,既包括从一到九级的资源地,也包括各种城池关卡,还包括资源地上的建筑,如主城、要塞。对土地如此定义的原因在于它们都能被占领,成为游戏战略的一部分:资源地可以提供更高资源产量、攻占目标以及分城和要塞的建设,要塞和分城是完成战略任务的重要手段,关卡是打破各州壁垒的关键点,城池不但能提升整个同盟成员的资源产量、每日税收,而且是“征服”和“割据”赛季完成度的衡量标准。
S1赛季中最重要的土地规则就是“主五要三”,其含义为:主城五格以内的土地归主城玩家所有,要塞三个以外的土地归要塞所有者所有。“主五要三”是S1赛季一条根本性的土地规则,一方面同盟内部管理规则都是在“主五要三”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另一方面同盟之间、玩家之间也通常以“主五要三”及其变种“主三要一”来确定土地归属。应当明确的是游戏中并无机制保证“主五要三”规则的执行,官方设定三种机制来规制和引导S1赛季中土地的使用:第一,仅能出征所属、同盟和下级玩家的土地的相邻地;第二,设定以攻占洛阳为最终目的;第三,同盟是完成赛季攻城任务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游戏官方仅设定土地基本规则、游戏最终目的及其实现的基本手段,从而留下大量的自由发挥空间给玩家,并不干预玩家之间的土地分配。“主五要三”的规则来自玩家,该规则的延续、修正和执行也是在赛季进行中实现的。
那么玩家是如何执行“主五要三”的?同盟是如何以此进行盟内管理和行动,进而形成共同体?在这条规则之下,不同玩家间的游戏利益如何进行分配,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如怎样通过这条原则被调动起来的?这条规则在赛季更迭中又是怎么样被废止的?这些问题对于网络游戏运营甚至是虚拟社区管理有何启示?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二、土地管理的规范状态
在1513区的S1赛季中,益州军盟获得最后的征服奖励,在破关前,军盟盟主就发布了《军盟规章制度》,主要分为纠纷处理流程、四大红线、土地规则、山寨规则、城区规则和积分规则六大部分。
(一)土地管理的原则
军盟以“四大红线”确定了土地管理的“五大原则”:第一,禁止盟内成员在游戏内世界频道、游戏外贴吧煽风点火;第二,禁止泄露盟内战略;第三,禁止同盟成员在公开聊天频道进行言语攻击;第四,禁止同盟成员将要塞名、分成名修改为带有歧视、嘲讽的字样;第五,战争期间禁止攻打高级资源地。
这五个基本原则是军盟所确定的成员的基本游戏行为规范,在同盟内具有最高的规则效力,当具体的程序规则或者实体规则与这五条原则直接发生冲突时,原则优先。
这五条原则的确立与同盟整体利益和赛季任务是密切相关的,都是为同盟内部整体一致行动服务的;其他内容则更注重维护S1赛季同盟间的整体和谐。
(二)土地管理的程序规则
如同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法律的兴趣常集中于实体规则,人们朴素的正义感直接将情感指引向实质正义。对于率土之滨的管理者而言,成员对于实质正义的情感追求比现实社会中更加强烈,因为能实现“快意恩仇”是成员进入网络游戏空间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盟内成员的众多是对同盟管理者的管理技术的较大考验,仅凭“主五要三”这样的过于原则化的规则并不能实现盟内的有序管理。
管理者因此确定了较为简洁但又十分有效的程序规则,既不使程序正义过分缺失,又能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程序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纠纷处理的层级制,一旦发生土地纠纷,先由成员所在团的团长或副团长处理,在团长或副团長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下,由盟主设置的土地纠纷管理者进行处理;二是土地纠纷处理中的证据制度,截图通常情况下比文字具有更高的证据效力。在程序的实际运行中,土地纠纷的处理表现为“两审终审制”,[ 当然也存在“一审终审”的可能性,不同同盟的土地纠

率土之滨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16 KB
  • 时间2021-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