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
概念: 凡能化痰或祛痰, 诊疗痰证为关键作用药品, 称为化痰药。
分类
温化寒痰——辛劳温燥, 性偏燥烈辛散, 可温肺散寒、燥湿化痰, 用于寒痰、湿痰
清化热痰——药性寒凉, 功效清热化痰作用, 部分尚可润肺, 用于热痰、燥痰
半夏
起源: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块茎。
性能: 辛, 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为湿痰、寒痰要药——如: 二陈汤、小青龙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
2、胃气上逆呕吐。为止呕要药。适宜寒饮或胃寒呕吐 ——常配生姜或黄连、竹茹等。
3、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等。
4、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其她: 子宫颈癌; 冠心病、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所致心律失常; 咽痛; 牙痛; 鸡眼; 带状疱疹等。
用量使用方法: 3—10克。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且温性较弱;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清半夏长于化痰; 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 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息风。
注意: 反乌头; 燥咳、燥痰不用; 妊娠慎用。
天南星
起源: 天南星科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块茎。
性能: 苦、辛, 温; 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治寒痰可配伍干姜、细辛等。
2、风痰所致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等。
3、痈肿瘰疬、毒蛇咬伤等——治痈肿瘰疬可研末以醋调敷, 治毒蛇咬伤可配雄黄为末外敷。
其她; 癌肿——宫颈癌、食道癌、肺癌等; 冠心病等。
用量使用方法: 3—10克。多制用。
注意: 燥痰及孕妇忌用。
白附子(禹白附)
起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块茎。
性能: 辛、甘, 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止痛, 解毒散结。
应用:
1、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歪斜, 惊风癫痫, 破伤风, 偏头痛等。
2、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用量使用方法: 3—6克。—1克。内服宜制用。
注意: 阴血虚动风、孕妇忌用。
白芥子
起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种子。
性能: 辛, 温。归肺、胃经。
功效: 温肺化痰, 利气散结, 通络止痛。
应用:
1、寒痰壅肺, 悬饮。
2、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关节肿痛, 阴疽流注。
用量使用方法: 3—10克。
使用注意: 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忌用; 外敷可使皮肤起泡; 用量过大可刺激胃肠道。
旋覆花
起源: 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花序。
性能; 苦、辛、咸, 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 降气化痰, 降逆止呕。
应用:
1、痰饮壅肺或痰饮蓄结证。
2、噫气、呕吐。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
其她: 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 胸胁胀痛或兼脘腹胀痛; 梅核气。
用量使用方法: 3—10克。用布包煎。
附: 金沸草——旋覆花全草, 性味功效类似旋覆花, 可散风寒, 用于风寒咳嗽痰多。
白前
起源: 萝藦科草本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根及根茎。
性能: 辛、苦, 微温。归肺经。
功用:
降气化痰——痰多咳嗽, 胸膈喘满。
前胡
起源: 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根。
性能: 苦、辛, 微寒。归肺经。
功效: 降气化痰, 宣散风热。
应用:
1、痰热阻肺证。
2、外感风热, 咳嗽有痰之证。
用量使用方法: 3—10克。

中药与方剂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6.73 MB
  • 时间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