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理财安心退休很多中国人在临退休的最后几年还在寻找安心而退的方向, 他们亟需做好退休规划,明确个性化的需求。年过五十的林先生与妻子经营企业已经 20 多年。虽然退休之前个人财产已达数千万,但他仍然心存忧虑:希望将为人母的女儿能够有最安全的人生保障, 不会因她自己的事业变化或是女婿创业风险而带来生活条件的改变。如今,像林先生这样的创富成功的中国人在快速增多,同时, 他们当中很多人在临退休的最后几年还在寻找安心而退的方向。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估计,从 2008 年起,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会以年均 % 的速度增长,至 201 3 年达到 78. 8 万户; 同期这些家庭的财富年均增长 % ,到 2013 年达到 万亿美元。这证明,中国财富市场充满了成功人士,且具备强大的增长后劲。但是, 成功者往往会将成功全都归因于自己知识的准确性和个人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控制错觉。就在 BCG 报告发布几个月后, 花旗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也发布了一份有关“财商”的调查结果。报告显示, 大约 3/5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理财及个人理财知之甚多, 64% 的受访者对他们的退休储蓄能确保他们享受一种舒适的退休生活很有信心。这与 BCG 的调查形成了正面的对应。但是有趣的是, 报告也发现一个潜在矛盾:这 900 位来自北京、广州和上海的随机受访者中,有 73% 的人至今仍没有退休计划。这种信心和行动的不一致, 说明中国人在退休和养老规划意识上存在缺失。花旗中国的执行副行长石安楠( Anand Selvakesari )进一步指出,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的确给予了个人信心; 但金融危机告诉我们, 大量的财富积累也可以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被摧毁。对于所有尚未开始退休规划的人,这都是一个警示。四年前来到中国任职的石安楠 1991 年在印度加盟花旗银行,曾在印度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和 MBA ,现在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上海。在他印象中, 印度人同样不喜欢做退休计划。他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很多亚洲国家, 人们家庭关系紧密, 儿女们不会弃老人于不顾, 每个人都会得到后代和家族成员的照料。“所以, 家庭本身给予人们很大的安全感。”石安楠补充道。“但是, 最理想的规划是从 30到 35 岁开始,因为这给了你 20 多年的时间。而越早开始的人, 可以得到的经验越多。同时, 你也可以为自己留出纠正错误的机会。”抛开不同文化需求上的不同, 从个人退休规划供给的角度看, 中国无论是私人银行服务还是保险业服务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同时, BCG 的报告指出,中国富裕人士有独特的构成和需求, 因为大多数高净值人士是企业家。石安楠在最近接受《财富》( 中文版) 专访时也证实, 在中国大陆, 绝大多数的私人银行客户都是企业主。而作为对比, 在香港和新加坡,部分企业高管的收入也可以达到私人银行的门槛。这种不同的人群构成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需求。首先, 这些人中有很多同时具有个人和公司理财的需要。“甚至还有个人客户希望我们为他的企业提供 IPO 的顾问意见。”石安楠回忆道。而 BCG 的报告指出, 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第一代的财富创造者。他们都非常关注子女, 关心他们的成长, 想帮助他们成功,并将资产传递给他们。所以, 在退休规划之前
及早理财 安心退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