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力学性质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5页
1、法向变形与法向刚度
(1)法向变形特征
①曲线形状:先上凹缓升,后陡升。归结为接触微凸体的弹性变形—压碎—间接拉裂隙产生—新的接触点和面的增加。
②初始阶段,结构面变形为主,当σn=σc / 3时结构面变形基本完成
③最大闭合量小于张开度。
④卸除荷载后,有明显的迟滞和非弹性效应。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5页
(2)法向应力与法向变形关系
(Goodman,1974 )
式中:
:原位压力,由测量结构面法向变形的初始条件确定
:最大可能闭合量
:与结构面几何特征、岩石力学性质有关的两个参数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5页
(3)法向刚度Kn
(Goodman,1974)
式中Kn0:结构面的初始刚度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5页
Bandis (1984) 提出非充填节理法向应力与法向变形关系
式中:a、b为常数
法向刚度Kn:
Bandis得出由初始法向刚度和最大
闭合量表达的经验公式: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5页
(1)剪切变形特征
(无充填物),剪应力上升较快,当剪应力达到峰值后抗剪能力下降较大,并产生不规则的峰后变形或粘滑现象。
(或有充填物),初始阶段剪切变形曲线斜率逐渐减小,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最终恒定,或出现剪切硬化。
、剪切规模增大,剪切刚度减小
2、剪切变形与剪切刚度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5页
(2)剪切变形方程
1975,卡尔哈维(Kalhaway)提出:
式中:m=1/k0,
k0:初始剪切刚度
n=1/τ0,
τ0-产生较大剪切位移时的
剪应力渐近值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5页
(3)剪切刚度Kt
剪切刚度:
1974年Goodman提出:
式中:Kt0-初始剪切刚度
τs-产生较大剪切位移时的剪应力渐近值
对于较坚硬结构面,剪切刚度一般
为常数;对松软结构面,剪切刚度
随法向应力的大小而改变。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5页
1)平直结构面的剪切强度
3、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5页
2)粗糙节理面的剪切强度
两种情况:
①岩石强度高,爬坡角i小,法向力N小,发生剪胀现象(b)
②岩石强度低,爬坡角i大,法向力N大,发生剪断现象(c)
剪胀: (无粘结),
剪断:
(有粘结)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5页
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力学性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