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
百科名片
酒后驾驶
世界卫生组织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交通事故和酒后驾驶相关,酒后驾驶1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关键原因。在中国,每十二个月因为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事故中50%以上全部和酒后驾车相关,酒后驾车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第一大“杀手”。 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
目录
基础概述
量化原因
判定标准
危害社会
避免方法
违法行为
中国处罚
国际处罚
基础概述
量化原因
判定标准
危害社会
避免方法
违法行为
中国处罚
国际处罚
专题行动
展开
酒后驾驶重罚
编辑本段基础概述
依据调查表明,40%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驾驶技术”。这类驾车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总想用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技术,结果造成险象环生。27%酒后驾车者“安全意识不强” 。
另外,酒后驾驶者存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驶历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常常看到其它人酒后驾驶,于是便侥幸酒后驾驶,造成惨剧。有了以上思想作怪,驾驶者往往把酒后开车不妥回事,使酒后驾驶屡禁不止。
编辑本段量化原因
喝酒时酒精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成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几率越大。
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达成100mg/100mL时,。即使在少许饮酒状态下,交通事故危险度也可达成未饮酒状态2倍左右。
编辑本段判定标准
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公布《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测试
)中要求,该要求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驾驶行为。
编辑本段危害社会
大家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两项很关键影响:
(一)视觉能力变差:通常人在日常状态下外围视界可达180度,酒后视觉角度将会缩减,喝越多,就越无法看清旁边景物。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肯定会产生严重后果。
编辑本段避免方法
避免酒后驾驶方法
:在车上安装能自动识别喝酒高峰时间段,能预防驾驶人检测作弊防酒后驾驶系统,若超出国家标准汽车则无法开启。
:国家提供酒后驾车相关限制管理法律条文,交通管理部门应借鉴国外方法对有酒驾统计人员实施强制安装防酒后驾驶系统。
“酒后代驾”服务:餐饮娱乐场所为客人开设“酒后代驾”服务,或由政府开通“酒后代驾”服务专线。
:餐饮娱乐场所免收酒后客人车辆过夜停车费,支持客人在酒后主动放弃驾驶。
:将“酒后不驾车”宣传语、漫画等印在酒瓶商标上及餐饮娱乐场所酒水单上。
:除国家要求处罚外,酒后驾车者还要到医院做义工。
:消除大家“少喝酒不影响开车”认识误区,剖析酒精对驾车者影响和危害,警示大家放弃侥幸心理。
“车德”卡:在每辆车上配一张“车德”卡,每次被查到酒驾就在“车德卡”上做一个记号,实现社会共同监督。
:录下孩子童声“父亲,喝酒别开车,我和母亲在家等你”作为手机定时提醒录音,从晚上7时开始,每小时提醒1次。
:为醉酒者(不管是好友还是陌生人)叫辆出租车。
:由车友俱乐部向全体车友发出倡议避免酒后驾车,车友之间相互监督。
编辑本段违法行为
公安部 12月17日正式对外公布了新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要求》。此次修改中一大亮点就是加强驾驶人源头管理,对部分驾驶人主观过失大、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扰乱道路交通秩序交通违法行为提升记分分值,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3种违法行为,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
酒后驾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