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科学 第二章
一.大气层
作用: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就象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使生命得以生存。
大气的分层方法有很多,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5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暖层和外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及人类关系
对流层
0~12千米
递减
天气复杂
平流层
12~55千米
递增(臭氧)
有利于飞行
中间层
55~85千米
递减
 
暖层
85~500千米
递增(电离)
反射无线电波
外层
≥500千米
递增
卫星
3.对流层的特点、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第 2 页
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分布在此层,近地面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形成条件: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4.大气压随高度、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高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干燥;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5.对流形成的原因是:液体(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气体)密度大而下沉。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跟气压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地面上气压较高的地区通常是晴朗天气,而地面上气压较低的地区则通常是阴雨天气。这里所说的气压较高或气压较低并非指大气压的绝对值,而是某地区及周围地区相比较而言的。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区。 6.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7.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  
8.1个标准大气压(×105帕)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第 4 页
9.气体(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10.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
11.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及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升高;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降低。
12.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13.天气预报的内容通常包括天空的总云量、降水、温度变化等。
14.天气形势常用天气图表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压、低压、暖锋、冷锋、台风。
15.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的。  
16.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气象观测中的工具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17.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18.水汽凝结的条件:⑴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⑵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⑶空气中有微小的尘粒。  
1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凝结(凝华)现象在地面和大气中均能产生,大气中的水汽凝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