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合格小公民.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培养合格小公民
作者:陆枋 李蓓 夏英
来源:《中国德育》2013年第14期
        近年来,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将“我”置于利益的首位,忽略他人利益,甚至对公共事务冷漠置之……这些现象都显示出学校公民教育的严重缺乏。
        学校作为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就像在家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公共生活逐渐萎缩和扭曲,逐渐远离了社会公共生活,变得临散无序。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新时期德育的定位应是重构学生公共生活,培养未来社会公民,即通过生活德育的方式,重构学生的校园公共生活,进而影响学生的家庭社会公共生活,帮助学生在健康的公共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搭建学生公共生活的外围平台
        唤醒与激发教师公民教育意识,由此及彼着力学生公民教育。教师的公民教育意识是制约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通过各种培训,不断唤醒教师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校园安全、绿色环保、多元文化等主题都成为了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此外,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公民意识,如参与贫困地区支教、社会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在此基础上,专家讲座、活动研讨、个案分析、校本教材开发等,也让教师开始转变观念,学会了捕捉教育契机。
        家校共育,营造公民教育环境。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两者肩负共同的责任。“家长学校”逐渐变身为“家长发展学校”,家长不再是被动地配合学校,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的公共生活,共同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管理。
        变革后勤管理,挖掘校工育人功能。学校后勤管理通过变革常规,挖掘后勤工作中蕴含的丰富公民教育资源,创建适宜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公共生活。我们改变日常以“服务”为主的工作方式,主动在后勤管理中融入教育因素,为学生创设各种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学校清洁维护、安全管理、校产管理等。校工们还走进课堂,走近雅园农场,担任学生的生活老师。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学校公共生活不仅只有学习,他们的老师也不仅只有课堂上的老师。
        ,实现课堂转型,将课堂交与学生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商讨课堂公约,树立平等意识。课堂是学生在班级公共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课堂公约的制订是为了维护学习、活动或公共秩序的顺利进行,关系着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公共利益。此前,所有的班级都制订了班级公约,但是内容大多倾向于学生应遵守的义务,而忽略了其应享有的权利。明晰了症结所在,我们组织开展课堂公约的制订工作,号召各班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公约。
        深化课堂改革,强化民主意识。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课堂民主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师生关系还是难以摆脱教师的权威意识以及教师

培养合格小公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npnu3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