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上课用).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咬文嚼字(上课用)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咬文嚼字 释义
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1、作者在第8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举的“几个实例”有哪些?这些实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我们要怎么做到“咬文嚼字”?
自探要求:
用心思索,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标注整理。做好小组交流准备。
设疑自探
解疑合探
1、 实例 道理
郭沫若改字 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史记》 字数不同 情境不同
韩愈改诗,“推敲”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惠山烹小龙团》评析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 套用滥语全无新奇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改句
意味有何不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
清茶
水中月
(味觉)
(视觉)
联想
清沁心脾

联想
水汽
一川烟草
联想
朦胧愁绪
(化虚为实)
写愁的具体形象的其他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动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

咬文嚼字(上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2.33 MB
  • 时间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