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巴引流手法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0页
目录
淋巴系统的解剖分析
淋巴引流手法技术
淋巴水肿
淋巴引流手法的概述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0页
手法概述
十六世纪:首先对淋巴系统进行了描述
上世纪30年代创立和发展1970s
上世纪70年代运用到临床治疗中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0页
淋巴系统的解剖分析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干
淋巴导管
淋巴结
胸腺和扁桃体
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内
组成
免疫功能
功能
协助体液回流
脾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
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吸收入静脉,小部分水份和大分子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
(静脉端)
毛细血管
(动脉端)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0页
小结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
淋巴管道内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
组织液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小部分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淋巴液沿各级淋巴管向心流动,最后汇入静脉,所以淋巴系统可以视作静脉系统的辅助结构。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0页
淋巴回流因素
1、新的淋巴不断产生。
2、淋巴管壁上的平滑肌收缩。 3、淋巴管周围血管搏动。
4、胸腔负压。
5、淋巴周围肌肉收缩。
6、淋巴管内瓣膜。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0页
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组织间隙内持续的堆积过多血
管外及细胞外液、蛋白质的现象。
原因
1 淋巴结与淋巴管手术
2 淋巴管阻塞或纤维化
3 感染
4 先天性畸形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0页
临床表现
1 部位
最常发生于肢体远端,特别是足背及手背。相对的,淋巴水肿也可出现在较中央的部位,如腋下、腹股沟或甚至躯干。
2 严重度:三种分类 --滴水性水肿
--凹陷性水肿
--顽固性水肿
3 肢体体积的增加
体积的增加进一步导致皮肤的紧张度和脆
落性。
4 感觉障碍
存在感觉异常针刺、瘙痒或麻木或疼痛。
特别是会发生在手指或脚趾。
但多数感知沉重感
因感觉障碍会影响精细手指的动作
5 组织僵硬及关节活动度受限
6 抗感染性减弱
蜂窝组织炎常常并发。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0页
皮下淋巴导管组织
挤压
延伸和交叉牵伸
淋巴管的搏动率
淋巴流动
淋巴管周围组织对淋巴管的压迫能推动淋巴液体的流动,肌肉收缩,外部物体对身体组织的压迫和按摩等都能增加淋巴液的回流量,淋巴引流手法主要是沿着淋巴人体淋巴结的主要聚集处:(如腋下、下颌、锁骨外侧、耳前、耳后)。
淋巴引流手法原理
淋巴引流手法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0页
淋巴引流手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