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场合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贯彻《游泳管理办法》,履行公共场合安全管理职责,维护游泳场合治安秩序,保障游泳者健康和安全,结合本游泳馆实际,特制定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1.由游泳馆负责人、救生组长、场务组长构成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贯彻关于公共场合安全管理法规,规定承担游泳馆寻常安全管理,维护游泳馆寻常秩序。
2.贯彻“以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严格实行水上救护制度,定额配备合格水上救护人员,精确地判断和发现状况,积极救护游泳人员。
3.本馆救护人员兼管安全,上岗时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劝阻和制止游泳馆内不安全行为,防止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4.深、浅水区有明显标志,游泳池周边设有宣传牌、警告牌和管理工作告示牌,并设有广播设施及救护观测台,救护器材齐备,并有效使用。
5.禁止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管制刀具进入游泳馆。
6.禁止向游泳人员出售含酒精饮料,禁止酗酒、醉酒者进入游泳馆。
7.配有可正常便用消防器材和应急灯,经常检查电器设施,保证电器设施安全正常和有效使用。
游泳馆泳池水质管理制度
1.必要树立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精神。
2.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关于规定。
3.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检查。
4.每天对水质进行解决,保证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规定。
5.每天必要换洗脚池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解决。
6.池水深浅测检制度
①必要保持游泳池水间高度基本稳定。
②由于反冲排污而使水面下降,应及时补充新鲜水。
③配备专门人员测量池水深浅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1.游泳馆对外开放需获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允许证》;
2.游泳馆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和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才干上岗工作;
3.禁止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涉及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
4./升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
5.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证池水消毒;
6.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
7.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8.配备创可贴、消炎、防暑降温药物,为游泳者提供服务;
9.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游泳馆更衣室清洁消毒制度
1.更衣室内凳子保持干净卫生无污迹,必要随脏随打扫。并定期用84(1:250比例)消毒抹布擦拭,保证无灰尘及霉变。
2.垃圾桶内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消毒。更衣室内、衣柜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保持干燥。
3.客少时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清新无异味,更衣柜要定期打开晾晒,保证更衣柜里始终清爽干燥无异味,每天白班晚班用消毒水浸泡抹布把更衣柜内外擦拭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