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教案张泰.docx《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教案张泰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教案张泰
1 / 3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教案张泰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任务目标】
1、掌握中心法例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2、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预习任务】
【讲堂任务】
【研究沟通 1】中心法例及其发展
1、请指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遗传信息传达的门路是什么?
2、利用从前所学知识,请增补遗传信息还存在哪一种传达门路?
3、请
【资料剖析 1】
资料一:甲型流感病毒为常有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变异后的亚型如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类,严重时致死,下列图是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部分过程表示图。
宿主细胞
资料二: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点病,又叫获取性免疫缺点综合症(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点
病毒(HIV)惹起的,死亡率极高。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 T淋巴细胞,从而损歹人体免疫系统,
以致患者因得恶性肿瘤或各样严重感染而死亡。下列图是 HIV感染宿主细胞的部分过程表示图。
宿主细胞
【思虑议论1】
1、剖析资料1中, 1和2是什么过程?
2、剖析资料2中,1是什么过程?
3、依据剖析结果,改正中心法例的图解。
【思想拓展】
拓展资料一: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构造异样的蛋白质在脑细胞中大批增殖惹起的。这类错误折叠而形成构造异样的蛋白质可能促进与其拥有同样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
样的折叠错误,从而以致大批构造异样的蛋白质形成。依据上述资料剖析,该构造异样的蛋白质在增殖过程可能存在的遗传信息传达门路是什么?
拓展资料二:依据所含核酸的种类,一般将病毒区分为 DNA病毒和RNA病毒。可是,20世纪
60年月至80年月,科学家在研究疯牛病和羊瘙痒症的病因时,发现它们的病因是由不含核酸的蛋白质惹起的。科学家将这类蛋白质致病因子命名为朊病毒,该病毒与惯例病毒同样,有传染性、致病性、可自我增殖等特色。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和动物细胞中有一种正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叫朊病毒蛋白,它自己其实不可以致病,但可能因空间构造上发生的变化变异为朊病毒。而
当这类朊病毒存在的时候, 就会促进正常的朊病毒蛋白转变成朊病毒, 从而实现朊病毒的增殖。
依据上述资料剖析,朊病毒的复制能否切合遗传的中心法例?简要说明原由。
【研究沟通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资料剖析 2】
资料一:人的白化症状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样而惹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假如一个人因为基因不正常而缺乏酪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可以合成黑色素,就会表现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等的白化症状。
资料二:一百多年前,孟德尔曾研究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相对性状,并用遗传因子的假定作出了出色的解说。现在,如何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来解说这一相对性状呢?本来,
与圆粒豌豆不一样的是,皱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以致淀粉分支酶不可以合成,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以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高升。淀粉能
吸水膨胀,蔗糖不可以。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教案张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