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环保与科技.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浅谈环保与科技
一、古代的环保
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由渔猎采集文明向传统农 耕文明转型。传统农耕文明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铜时代, 中国的商朝和西周王朝属青铜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黑铁时代,春秋战 国时期属黑铁时代。随着铁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因适应不了新生产力的要求而开始崩溃。直到秦王朝于公 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一个“铁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制+儒道 法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得以成型。农耕文明一万年以来虽有各种自 然灾害和战争,但人类总的来说是稳定和安全的,因为当时的科技主 流顺应了自然法则。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 的,对大自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敬畏自然。中国四千年前的夏 朝,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 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 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两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 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 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历代农民,都知道“取之于地用之 于地”的道理,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秸秆,消费食物后的粪便,都作 为农家肥再还到土地,保持了土地能量的循环使用,中国耕地经几千 年而不退化。农民砍伐山林薪柴,也是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使村庄 周围的燃料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口的膨胀也带来了周期性战争,/而周 期性的战争又将人口压缩回到自然资源的边界之内。 世上任何科技系 统,都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资源范围内,支撑起特定的人口和文明形态。 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科技,从来没超出人力畜力和铁制农具的范围。 人们自觉地根据耕地、山林草泽和水的资源总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
和生活。由于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我调节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存 智慧,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因此延绵至今。
二、近代的工业发展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西方近代以牛顿力学、纺纱机、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 类脱离农耕文明,迅速奔向了传统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相比, 传统工业文明通过全新的科技手段开发了更多的矿产资源, 集约化地
利用了更多的土地和森林,带来了人类财富和人口总量的膨胀, 形成 了一个以扩大物质消费为根本导向的社会。 仅上世纪100年来所消耗 的能源总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消耗量的总和。传统工业文明大量 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限扩散, 终于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逼了出来。 人类终于深切感受到地球资源和 环境的有限。所谓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可用财富的 进程,所谓的现代化社会,就是人均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的社会。 我们有能力对因此而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吗?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因为全面承袭了西方传统工业的 发展模式,更是因为中国对本土能源的过度消耗。 人们在为我这些成绩背后的资源消耗、 垃圾 成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有成本的。有人 算过,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有 12个地球的资源来/ 支撑。如果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也得把地球全部吃空才能现代化“道 理再清楚不过,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资

浅谈环保与科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