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
安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安康观是“无病即安康〞。
中医观点:气血通达,阴阳调和,心神稳定
西医观点: 生物体处于最正确表现, 没有异常或疾病的证据
现代人的安康观是整体安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安康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安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浅谈安康观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躯体安康
心理安康
智力安康
环境安康
心灵安康
社会安康
现代人的健康包括
安康是人的根本权利
安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开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黄帝内经?----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安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
?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中医的安康生活观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到达“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开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治未病和我们社区卫生效劳工作所提出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针对病因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给予及时、有效地临床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延长生存期,减少痛苦;促进康复。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1950年: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1952年: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991年: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动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安康效劳。
1997年: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动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安康效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效劳。
我国的卫生方针:
樊城区施营社区卫生效劳中心
2007年为落实?卫生事业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全民安康教育,积极倡导安康生活方式〞有关精神,提高全民安康意识和安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等主要慢性病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水平,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安康中国人〞为主题,以“我行动,我安康,我快乐〞为口号的全民安康生活方式行动,并确定每年的9月1日为“全民安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健康生活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