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用中医治疗技术的禁忌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针 灸 禁 忌 症 
针刺禁忌: 
1 ,部位禁忌:.  
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  
3 ,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禁针.《内经》提出五夺,五逆禁针既是此意. 
 4 ,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等.  
2 、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适当灸,阴虚内热者不适当灸,表证不适当灸,温热病不适当灸,湿热病不适当灸等。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适当采用瘢痕灸。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适当施灸。  
针刺注意事项: 
1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适当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用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 ,怀孕妇女针刺不适当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 ,小儿因不配合,,哑门穴等禁针.  
4 ,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适当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腹部,尿潴留患者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 ,针刺对某些病症的确有极好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某些急重病治疗,应依照状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干更有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作用. 
电针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病人,治疗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不适当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电针禁忌证。 
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瘤部位。 
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拔罐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症 
孕妇、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如下小朋友、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先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部位、骨骼凸凹不平部位、毛发过多部位等,均不适当用拔罐疗法。 
二、注意事项 
    1、体位须恰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依照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当罐。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面积,要等于或略不不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恰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距离普通不适当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步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适当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

常用中医治疗技术的禁忌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