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结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毫米结识》是义务教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学生已经结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例1采用让学生预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意义,然后运用学生尺让学生结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关系。并通过某些“好又多、易初莲花、海王星辰”等会员卡协助学生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某些内容。学习好本课内容是后来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重要基本。
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窗生有不同知识基本,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结识做基本,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尺上均有毫米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某些感性结识。因而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量多地经历数学交流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思维办法和思维过程。
教学目的:
1、经历测量过程,懂得毫米产生实际意义。
2、结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懂得厘米、毫米单位之间关系,会进行简朴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伙交流,培养学生观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关系;会进行简朴换算。
教学难点:
体验1毫米实际长度,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长度。
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尺子、会员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量一量。
在二年级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如果咱们要量课室长咱们就要用到“米”作单位,如果要量课本长咱们就要用到“厘米”作单位,那好上次布置小朋友量课本长度,请小朋友来报告一下,课本长大概是(
)-( )厘米,宽敞概是( )-( )厘米,厚大概是( )-( )厘米。
(2)师小结:咱们发现数学书长、宽、厚都不是整厘米数,事实上,在咱们寻常生活中,有诸多小物体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精确测量它,咱们就要学习一种比厘米更小长度单位――毫米,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结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报告课前小研究。
1、小组交流。
2、个别展示。
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真棒!懂得了“毫米”这样多知识,教师实在佩服人们!当前梁教师抽某些知识来讲,看看人们与否真得学懂了。
(二)结识毫米,感知1毫米长度
1、请拿出尺子,你能在自己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生也许: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师:人们找和她同样吗?(恭喜你们找很对的)
3、(电脑演示)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尚有许多小格,每一种小格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
4、其实咱们1分钱硬币,它厚度就是1毫米,尚有“好又多、易初莲花、迪卡龙、海王星辰”这些会员卡厚度也是“1毫米”,请人们量一量看看是不是。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如何?(很短)当前请你像教师同样把会员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测两个手指间距离,像什么呢?(一条缝隙)“1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