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仅供参考,具体以招标文件为准)
序号
内容
说明与要求
1
付款方式
项目软、硬件验货和安装调试(含安装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后,硬件及基础软件采购包可支付合同总额的80%;项目建设完成并整体运行正常,经终验后硬件及基础软件采购包支付合同总额的10%,业务软件开发包支付合同总额的80%。剩余部分作为项目的保证金,待项目运行一年后支付。
2
投标保证金金额
人民币34000元
3
评标办法
本项目采取有效最低价法评标。
4
供货、施工及完工期
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天
技术要求:
项目建设内容
为全面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通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的职能要求和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要求,依据《GB50313-2000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401-2007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技术方案》、、《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方面的引擎作用,建设合肥市119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合肥119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一个覆盖全市、县消防大(中)队,连通安徽省消防总队指挥中心、合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以及其它的救灾相关单位的指挥中心,具有全市消防警情受理、指挥调度、跨区域协同作战、辅助决策指挥等功能的通信指挥系统。
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系统和接口建设三部分内容.
设计原则
合肥市119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应当做到“三符合”,即:
1)、符合公安消防信息化发展方向,在部局、总队、支队、大(中)队四级架构的灭火救援指挥体系中发挥作用;
2)、符合全市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国内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中处于前列;
3)、符合合肥市消防灭火救援实战需求,对全市消防工作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1)、需求定向原则。以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力水平为根本目标,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
2)、资源整合原则。充分利用“金盾工程”成果和社会资源,有效解决系统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3)、规范性原则。采用模块化、组合化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规划。
4)、安全可靠原则。保证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稳定可靠,而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确保灭火救援指挥通信网络的通畅。采取安全防护认证等措施,确保灭火救援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
5)、先进性原则。系统软件的起点要高,应用集成各种先进成熟技术,使系统在技术上达到。
6)、可扩展性原则。系统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今后业务的发展和变动,以及城市的发展而导致的信息汇集、指挥调度的升级能力,便于系统改造和适时扩充。
7)、开放性原则。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公安局、省总队等单位的应急指挥系统开放数据、图像、语音接口,与相关联动部门构建互联互通平台。
总体要求
按照《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的要求,支队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必须满足如下总体功能和性能需求:
总体功能要求
合肥支队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总体上具有下列功能:
集中接收和处理责任辖区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报警。
责任辖区灭火救援指挥调度。
火场及其他灾害事故现场指挥通信。
消防情报信息管理。
接警与指挥调度语音均可录音。
采集各种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在电子体图上显示;与GPS相结合,实现车辆定位等功能。
集成各种视频图像信息,并综合显示。
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与公安“三台合一”时钟同步。
系统可与其它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互连互通与资源共享。
总体性能要求
本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
同时接收多起火警和具有7个接处警席位。
从接警到消防站收到第一出动指令的时间不超过45秒。
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应小于1年,重要录音文件应保存至光盘、阵列等存储介质中。
工作界面为全中文,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火警受理坐席和指挥调度坐席应采用“一机三屏”工作方式,三个屏幕分别显示接处警和指挥调度文字信息、通信控制信息、地理信息。
全系统采用北京时间计时,计时最小量度为秒,与市局“三台合一”系统保持时钟同步。
有接警席空闲的情况下, 报警电话1秒钟之内能分配到接警坐席上。
接警席摘机后,接警席能在1秒内显示三字段信息,在1秒内显示在GIS地图上。
调派方案确定后,能在2秒内显示最佳调派车辆。
确定调派车辆后,能在1秒内通知到消防中队、车载终端和人员终端。
系统可同时调度30方用户。
消防中队的调派响应在2秒内显示在处警屏上。
接到调派指令后,消防中队终端能在20秒内打印出
合肥市119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