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doc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主备人
课题
望海潮
课型
备课时间
2012. 5. 2 二次备课时
间
2012. 5. 3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教学重点)
3、 学习诗词中铺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2背诵整首词。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 课(复习导 入)
二作家作 品
教师活动(教学容呈现,适当标出活动)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杭",江南胜景自古令人 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更有天赐美景,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 涛卷霜雪,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致,美的画面, 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就通过柳永 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板书)
1、词的基本常识:
(1) 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 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 词是诗的一种。
(2)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
词"等。
(3) 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
要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4) 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中调(59—90字)、长调
设计意图及用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3分钟)
知识积累,作家作品
(7分钟)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 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 有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观、清照、周邦彦、 夔等)
2、作者简介柳永(约987 ——约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 变,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 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 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 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 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容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 容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 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防止和他的词作, 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 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 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些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 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 了词
望海潮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