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解析
中共四中全会刚刚结束,温家宝总理马上风尘仆仆,到吉尔吉斯坦和俄罗斯访问,在两国都会谈论石油供应问题,而且会对俄罗斯是否落实兴建石油管道到中国一事施加压力。可见石油安全问题已在中之地,并已成为中国发展大业中又一重要话题。
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所谓“能源问题”,确切地说就是“石油问题”。中国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国内国际背景下,路漫漫其修远兮。
能源危机下的石油链
石油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聪明的人们,听个形象的比喻就明白:即使在一支玫瑰的背后,也流动着12克的石油。
——因为不管是培育玫瑰的温室取暖还是肥料等,都离不开石油。也许没有人比日本人更能理解石油意味着什幺,因为其99%的石油消费都依赖进口,而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甚至日用品都与石油密切相关。无人否认石油在今天的重要地位,正如美国世界石油问题专家和国际政治专家丹尼尔·耶金在《石油风云》中说,石油提供了构成当代文明的塑料和化学制品,如果世界上的油井突然枯竭,这个文明将会瓦解。
石油——“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所谓“能源问题”,确切地说就是“石油问题”。然而,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问题从不轻松。
中国: 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
有关人士预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经济快速增长将促使中国石油需求量年均递增12%。近10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7%,%,油气供给形势十分严峻。资源的短缺使得我国进口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超过9112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35%。今年这一比例在不断上升,据统计前5个月我国进口原油4976万吨,%。专家预计,,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与目前美相当。目前,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580万桶,已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跨入21世纪,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内国际勘探情况来看,油气资源仍然处于稳定增长期,并没有进入衰退期,但在国内,石油生产的增长乏力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我们早在10年前,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今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突破1亿吨已不容置疑。而面对50%的进口石油来自动荡的中东地区的事实,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令人不安。中国寻求稳定的石油供应的努力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玉门的焦虑与百年油田的梦想
玉门市是新中国最早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然而自1997年以来,玉门油田原油储量急剧减少,加上石油改革不断深化,面对僧多粥少的严峻局面,玉门石油公司断然决定搬迁,另谋发展。此时,玉门市也做出痛苦的选择——下迁。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新玉门到底如何转型?这个城市焦虑了,于是“离开石油我们就不能活吗?”的讨论在这座城市蔓延。一个因油而生的城市,现在又要因油而痛。而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全国100多座因煤立市或因油立市的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也是所有资源型城市所不愿接受和面对的一个梦魇,问题的深层背景却是:所有资源都有用完的一天,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今天的困顿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解析(doc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