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母亲一,背井离乡父亲是个农民,出生在四川南充,父亲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坎坷,听父亲讲 1928 年南充闹干旱,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 16 岁的他沿途乞讨, 遇到好心人还能讨得一碗饭吃, 遇到穷人家和不愿施舍的人就只有挨饿, 晚上睡树林、睡路边。草鞋穿烂了就光着双脚走路五天多, 受尽磨难来到重庆, 为了生活白天在朝天门一带, 爬坡上坎的替附近居民挑长江的水卖, 以微簿的收入勉強维持生活,晚上住在朝天门的防空洞里。就这样坚持了整整五年, 他挑水卖钱和住免费防空洞的故事演绎着父亲历史的沧桑,每每想起,我便感慨万千。父亲 21 岁那年,因他为人老实忠厚、正直、正派,赢得了在较场口( 解放碑附近) 姓邝的老板的信任, 特意把父亲找来给他当帮工。这还得从邝老板的付食品" 花生" 从长江下游的涪陵用船运到重庆朝天门说起, 当时父亲正在等活干, 此时邝老板喊住父亲给他把花生挑到较场口他的付食店。邝老板开了一家品种很多的付食商店, 生意很好。邝老板安排父亲专替他在远处各地区的客户担挑送酱油麸醋这样的重活,这一担挑又是十多年。二,被拋棄的小女孩母亲出生在四川邻水县,我的外公是以杀牛杀羊为生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加上外婆全家四口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就在 1927 年母亲 6 岁时,外公外婆不到 40 岁就相继去世。农村重男轻女,远房叔爷收留了三岁的小舅, ( 因小舅得了肺病,没有几年便夭折了)。远房叔爷把母亲带到重庆抛弃在南岸区黄桷渡正街一大户人家门前,六岁的母亲饿得全身发肿。就在母亲命悬一线时, 大户人家的大太太发现母亲便收留下来。年少的母亲, 被大太太安排到较远的山上一年四季每天割青草喂几头牛。因为这大户人家的男主人是开碾米厂( 几头牛是为碾米而喂养的)、白矾厂、酒精厂三个厂子的老总。八岁那年, 母亲经历了一场生死, 有一天中午, 母亲去黄桷渡远处的山里, 刚用镰刀在草丛中割牛草时, 一条粗壮的大蛇突然串出来, 母亲吓得混身发抖,竞从山上滚下山来昏死了过去,当他醒來时已是傍晚。后来, 遭遇大蛇恐吓是经常性的事情了。当时母亲的身份是丫头, 丫头的名声在重庆来说是最低贱的,是人人都看不起的!母亲处于被歧视、被羞辱的境况。当丫头嘛,就得听人随便使唤。母亲除了割青草喂牛, 还要侍候大太太。可怜母亲在幼小的心灵里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伤害, 想以自杀来结束苦难的生命! 她跳长江、跳井、上吊,但, 都被附近居民救了下来。邻居们看到小女孩遭受的苦难生活, 一些善良的女邻居非常同情母亲,经常劝说母亲要想开些,劝母亲好好的活着, 千万不要寻短见。就这样,母亲在痛苦的煎熬中生活了十年。母亲 16 岁那年,由于父亲经常替邝老板挑送酱油麸醋去南岸区黄桷渡正街那三家大厂。附近的邻居便认识了父亲, 有一次大户人家的女邻居问父亲: " 你还是一个人吗?看你很老实,岁数也不小了吧? " 父亲回答: " 是哦, 37 岁了" 。女邻居说: " 我跟你介绍一个女娃儿, 她可怜得很的啊, 很能干, 又勤快又能吃苦耐劳, 人长得秀气好看" 。父亲听了当然乐意,自己就是一个穷苦的农民嘛,能有一个家是当时父亲最希冀的事情了。三,成家立业父亲征得大户人家的大太太同意, 把母亲嫁給父亲。就这样, 在邝老板的资助下, 1943 年 37 岁的父亲和 16 岁的母亲成家立业了。在较场口附近
我的父亲和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