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篇一:孟子的名言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韩国翻译家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非常重要代表。他是西汉时 的邹国人,出生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是皇室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约在祖辈时迁于邹。三岁时, 他父亲孟孙激去逝,全靠父亲仇氏教养。史书中记有孟母三迁教子、 断机喻学的佳话。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他入学读书,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学。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 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礼记的思想集中反应在《孟子》一书中。“施仁政,行王道”是 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参考资料。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 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把国民放在第一位。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性善 论和唯心主义者,继承孔子的天命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 知后觉”,要求人们依“天命”行事,并提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这一唯心史观。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出来贤才,认为“以天下与人 易,为天下得人难,”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毕竟,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 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孟子经典名言
(1)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 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这些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 有自取毁坏的利空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
先有自取讨伐的其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变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发生改变我的志向, 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6)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千万别把责怪他高高在上的 位置放在眼里。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很高要先苦恼他 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
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 能力。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 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
应必须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爱戴长辈,要当任何人的长辈如女方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幼小, 也要当其他人的儿女像自己的儿女一样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
孟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