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刘文峰).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读《中国共产党章程》——论共产党人的忠诚刘文峰 2013 年4月6日近日清明节休息重读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又获得新的感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忠”是崇敬、恪守的意思,“诚”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意思,忠诚,即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一个“忠”字, 《论语· 里仁》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学而》:“子曰:君子…主忠信。”东汉经学家马融认为:“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北宋理学家程颐也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西汉苏武牧羊,南宋岳飞“精忠报国”,明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朝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忠诚的最好诠释。国人一直以来最看重的品德就是忠诚,我们欣赏翠竹“未出土时先有节,长到凌霄仍虚心”;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歌颂菊花“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并借物喻人,以此表达对忠贞之士的敬佩与喜爱。千百年来,关羽之所以一直为人们所供奉,就是因为他矢志忠诚,纵使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高官厚禄,仍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要一得知刘备消息,就即刻起程,绝不停留。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差役法”为“免役法”时,苏东坡曾经是最激烈的反对者。但是,为此被贬到各地担任地方官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差役法”的弊端很深,即使“免役法“并非完美,但可以断绝官吏勒索百姓的机会,确实比“差役法”更合理。于是,当苏东坡作为反变法派的重要人物被司马光重新启用时,他成了“免役法”的拥护者,继而再度被流放。尽管如此,苏东坡无怨无悔,因为他选择的不是忠于朝廷的哪一派,而是忠诚于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且以德为先,德之不存,才从何而来”。这“德”就视“忠诚”为第一要素。民国大儒章太炎病逝,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称“宿儒章炳麟,…早岁以文字提倡民族革命,身遭幽系,义无屈挠。嗣后抗拒帝制,奔走护法,备尝艰险,弥著坚贞…”民国时期学人辈出,国葬者仅章氏一人,贵在其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先辈们的人格魅力和品格素养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对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坚守“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共产党人最彻底的忠诚,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坚守,永不背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和永恒品质。“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的政治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朴素情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组织,历经 90 多年,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各个时期,磨难砥砺,大浪淘沙,到最后发展成能够彻底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政党,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诚的共产党人坚守信仰,捍卫真理, 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大革命时期,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李大钊、萧楚女等共产党人“断头流血以从之”,誓死忠于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从战场上的黄继光、邱少云,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刘文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