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徐志摩的诗歌之美班级: 091003 姓名:罗宇学号: 20092680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了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自然美等的特点和风格,表现出徐志摩的诗歌的独创性,独特的自然风格。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关键字:绘画美,自然美,绘画美,含蓄美,意向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 因为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 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 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 自由, 美的追求与信仰, 另一方面是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徐志摩自然美意象美民族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新文学,无疑是从反传统起步的, 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叛逆者无可回避的文化基因仍然对他们产生着深层的影响, 即便像徐志摩这样始终坚持了西方人文精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立场的现代诗人,在他的新诗创作中,也仍然较多地受制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甚至构成了他诗艺美的一些重要因素。一、哀而不伤的中和美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尚。这一审美习尚对中国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孔子的“思无邪”直至明代朱熹的“中庸主义”, 中和之美已发展到了极端。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者, 这种审美标准不乏其消极意义, 为后世许多革新者所极力抨击, 但它也确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正是继承了它积极的一面,明确提出要“用理智来节制情感”, 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二、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感情的本真和意象的清新、自然上。诗是诗人人格的表现,正如诗人本人一样。徐志摩在诗中表现出的感情率性而真挚, 没有丝毫的伪饰, 是他那单纯的自由、爱、美的信仰的率真表现。三、丰富奇特的比兴美作品要达到含蓄必须与赋比兴相结合。钟嵘在《诗品序》中明确地把含蓄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结合起来,认为含蓄靠赋比兴来表现。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徐志摩的诗长于想象,善用比拟。四、清新雅洁的意象美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理想分不开。他认为生活是痛苦的, 只有自然是纯洁的, 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 最好的办法是回归自然的单纯,与老庄的返朴归真有相通之处。五、优雅柔美的意境美作为一位追求完美的性灵化诗人, 徐志摩作诗当然不会忽视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分诗作,都有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六、声韵调谐的韵律美作为“新月派”倡导新格律诗的中坚之一,徐志摩主要是有感于自由诗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的缺憾, 所以反对放纵和直露, 主张理性和节制;既如此,必然要求合度的表现,必然要求诗歌追求格律,希望诗人戴着镣铐跳舞; 由此, 志摩为诗毕生追求韵律美。当我们考察古人为诗对于韵律的观点时, 可以发现在这一点上他对中国古代诗歌之精华的绝佳继承。七绘画美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 这部分诗歌明显的带
完成浅谈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