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设计
学 生:曾伟
学 号:07021070221
专 业:生物医学工程
班 级:2007级2班
指导教师:杜玲艳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年四月
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 XX 07021070221)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而血压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健康指标。如果能经常测量自己的血压,对自己的健 康情况心中有数,就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大降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加之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类便携式医疗产品正逐步进入 广大普通家庭,而电子血压计又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一般医院使用的水银血压计, 是基于柯氏音听诊法,专业医生可以通过用听诊器听动脉血管的不同声音,来判 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值。但科氏法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确定舒张压比较困难; 二是此方法凭人的视觉和听觉,带有主观因素,除非训练有素的专业医生,一般 人是很难测准血压的。七十年代出现了多种柯氏音法电子血压计,试图实现血压 的自动检测,但很快发现这类血压计不能克服柯氏法的固有缺点,误差较大,重 复性差。所以,目前大多数医院使用的无创血压监护设备都采用的示波法原理。
示波法又称测振法,示波法血压计的测量过程与柯氏音法类似,仍采用充气 袖套来阻断上臂动脉血流,从而进行血压测量。与柯氏音法血压计相比较,示波 法适用范围广,不依赖于柯氏音,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并且脉搏波信号频率较低,适 于计算机处理,能测出较准确的血压,还便于采用电子线路加以实现,其测量结 果与柯氏音法有着统计上的一致性。常见的判别法有最大上升斜率判别法、比值 判别法、拐点判别法、将小脉冲数据转换成其他中间数据判别法等⑴。本设计采 用的是比值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是根据脉搏波振幅与气袖压力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血压的。与脉搏波最大值对应的是平均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通过对应脉搏波最大 振幅的比例来计算。
从技术层面上看,血压计经历了柯氏音法(听诊法)血压计和示波法血压计 两个阶段。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公司生产的血压计是基于听诊法的,大多数主流 企业都是采用的示波法。而按照技术代际划分,基本可以将其划分为第一、二、
三代电子血压计。前两代采用的是减压时测量,第三代是加压时测量⑵。虽然相 对于水银血压计来说,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大大提高了,但受 测量系统因素和人体生理因素的影响,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尤其是重复 性仍然不尽如人意。这也是本设计将面临的一大挑战。
2主体
血压计的雏形可追溯到18世纪初。当时,英国一位名叫哈尔斯的人,为了 测量马的血压,将一根长9英尺的玻璃管连接在铜管上,然后插入马腿的动脉内, 测出了这匹马的血压,开创了血压测量的先河。随后,法国人普塞利在测量血压 的玻璃管内装人水银,以便于观察玻璃管内血液的高度。1835年,尤利乌斯•埃 里松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水银柱。当脉搏搏动时,水银会相应地上下 跳动。医生第一次实现了在不切开动脉的情况下进行血压测量。1860年,艾蒂 安-朱尔•马雷将脉搏的搏动放大,并将搏动的轨迹记录在卷筒纸上。这个血压计 也能随身携带。:1896年,一位叫里瓦•罗克西的意大利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