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案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包括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 .知道《鲁滨孙漂流记》小说的梗概,品读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3 .通过讨论交流方式,学会理解鲁滨孙在荒岛遇到的困境,分析鲁宾孙如何一一解决问题,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并且学会一定的求生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鲁宾孙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准备: 电影视频截取部分、课文插图,收集文字片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 1. (播放鲁滨孙前往南美洲中刚流落到荒岛时候的视频,将学生带入情境) 主人公将会遇到哪些难题?如果你是主人公, 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如,住山洞,吃野果、种地填肚子,养动物解闷,克服恐惧等等。)从前有个英国人就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应对的吗?导出《鲁宾孙漂流记》, (板书课题)。 2. 现在, 我们就来学》的梗概。同学们, 发现今天的课题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多了一个书名号) 。今天我们不是要学习一篇课文,而是要去了解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鲁滨孙漂流记》。 3 .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鲁滨孙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板书:笛福( 1660 — 1731 ) ,英国小说家)写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据说, 除了《圣经》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今天, 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 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 二、初读课文( 5) 1 .现在我们先来读它的梗概。故事梗概是指故事的大概内容,主要内容,是对故事的简略介绍。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和结局等。 2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从阅读提示中,你了解到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从阅读提示的第一句,你还捕捉到到什么信息? 3. 请大家在 3 分钟内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鲁滨孙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漂流到岛上?他是怎样生活的?结果怎样?) (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三、语境练笔, 开启心智( 10) 1 .同学们,“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一座岛? 想象一下——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描写了这座荒岛, 看看能不能找到? (出示)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到处是乱石野草。)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2 .同学们,这里有一段文字, 来自于《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 写的正是当时鲁滨孙所处的绝境。请看大屏幕: 1659 年9月 30日,我, 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 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 在大海中沉船遇难, 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 我本人却九死一生。整整一天, 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 我没有食物, 没有房屋,没有衣服, 没有武器, 也
鲁滨孙漂流记 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